光伏組件漲價潮隱現 行業拐點何時來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期,多家國內一線光伏組件企業集體上調組件價格。
據了解,隆基綠能分布式的出廠價上漲 0.03 元 / 瓦至 0.05 元 / 瓦;天合光能渠道賣客戶的組件價格上漲了 0.02 元 / 瓦至 0.03 元 / 瓦;通威股份 700W 以下組件價格上調 0.01-0.02 元 / 瓦;晶科能源全系列組件價格上漲 0.02 元 / 瓦;晶澳科技也證實組件價格上漲。
不過,從硅料、硅片到組件等整個產業鏈看,價格走勢的分化與企穩跡象交織,行業是否已觸底,拐點又是否已經臨近,是投資者關心的議題,需要從多個維度綜合分析研判。
政策端:供給側改革與行業自律加速價格筑底
2024年下半年以來,政府與行業協會通過政策調控和自律公約推動行業整合。例如,工信部修訂《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提高新建項目資本金比例至30%,限制低效產能擴張。
2025年初,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路線圖(2024-2025年)》,明確技術升級方向,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優化供給結構。
2024年末,33家光伏企業簽署自律公約,通過限產控價緩解價格下跌壓力。2025年1月,硅片企業開工率普遍降至50%-80%,硅料產出環比減少5%,供需緊平衡下硅片價格迎來開門紅(N型硅片漲幅達10%)。
價格端:部分環節企穩回升,但全面反轉仍需觀察
2025年1月,多晶硅成交價小幅上漲,N型硅料均價7.21萬元/噸(環比微漲0.3%),P型硅料均價6.07萬元/噸(環比漲2.4%)。
N型182硅片價格從2元/片回落至1.98元/片,但M10硅片均價穩定在2.05元/片,供需緊平衡支撐價格持穩。
春節后,組件企業嘗試調價,部分廠商新訂單報價環比提升0.02元/W。云南能投2月組件招標均價達0.952元/W,較1月低點(0.8元/W以下)顯著反彈。不過,成交價能否持續上漲仍取決于下游電站需求接受度。
歐洲組件價格數月來首次上漲(漲幅超20%),疊加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裝機需求增長,為國內企業出口提供支撐。
供需端:庫存壓力緩解,結構性矛盾仍存
2024年末,硅片庫存從峰值回落,硅料企業主動減產推動庫存連續兩月下降(12月底庫存環比降17.3%)。2025年1月,硅片排產恢復至46GW,電池、組件企業補庫需求啟動。
N型產品加速替代P型,2025年N型硅片市占率或達60%以上,TOPCon電池產能占比超70%。但N/P價格倒掛(如N型182硅片低于P型M10)顯示短期供應過剩壓力仍存。
春節后國內分布式項目需求回暖,但集中式電站招標進度偏慢。海外市場雖有好轉,但貿易壁壘(如美國限制東南亞產能)可能制約出口增長。
結論:價格底部區域已現,但拐點需待需求放量
綜合來看,光伏產業鏈價格已進入底部震蕩階段。短期內,政策托底、產能出清及海外漲價支撐價格企穩,但組件需求復蘇滯后可能延緩全面反彈;中長期,技術升級(如BC電池、鈣鈦礦疊層)與全球化布局(中東、拉美產能落地)將推動行業進入結構性增長周期。
注:本文創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