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1.4億元!直擊中國太保半年報發布會:凈利大增近四成
轉自:華夏時報
記者胡金華 上海攝影報道
基本面改善驅動的板塊大漲行情,正在滬港兩地保險板塊演繹。
繼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兩家A+H股保險上市公司發布2024中期業績凈利潤增幅出現雙位數增長之后,8月30日,中國太保作為滬港倫三地上市公司,也交出了一份非常不俗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太保實現營業總收入1946.34億元,同比增長10.9%;實現歸母凈利潤251.32億元,同比增長37.1%,成為上市保險板塊中利潤增幅更高的一家。
而值得關注的是,就在當日,在保險股業績明顯改善的預期之下,A股保險板塊出現5.91%的整體漲幅,中國太保自身股價大漲6.81%報收29.64元/股,新華保險和天茂集團則出現接近10%的漲幅。
“2024年上半年,中國太保量質并舉經營業績再上新臺階,壽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2.8%,新業務價值率同比提升5.3個百分點至18.7%,保單繼續率等品質指標持續向好;產險承保綜合成本率同比優化0.8個百分點至97.1%,保費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資產管理把握結構性機會,投資業績貢獻占比上升,非年化集團投資資產綜合投資收益率達3.0%,同比增長0.9個百分點;管理資產規模達3.2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7%。未來公司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創造能力、客戶經營能力、資產負債聯動管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力爭成為內涵式發展、特色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標桿。”在當日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表示。
新管理層回應熱點話題
本次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太保新一屆管理層集體對外亮相。上半年,中國太保經歷了多名高管的人事變更。具體而言,中國太保原總裁傅帆接棒到臨退休的孔慶韋;“老太保人”海通證券黨委副書記回歸擔任總裁一職;太保壽險董事長潘艷紅也到臨退休,該職位目前由趙永剛兼任;太保壽險副總經理李勁松接任總經理一職。
此外,也就在半年報發布之際,中國太保同時披露了集團董事會層面多名高管職務變動的公告:俞斌、馬欣擔任公司副總裁;張遠瀚為公司財務負責人、總精算師;聘任蘇少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蘇罡為公司首席投資官(總經理助理)、聘任張毓華為公司市場發展總監(總經理助理);張衛東替代周曉楠為公司總審計師、審計責任人、總法律顧問,陳巍接替張衛東任公司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等。
除了靚麗的財務數據外,今年以來中國太保A股累計上漲約30%,漲幅位列A股上市保險公司首位,業績會上,股價的大漲以及國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成為更先被關注的話題。
“上市公司市值很大程度上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經營業績的重要標尺。隨著市值管理考核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市場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中國太保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市值管理,高度關注投資者回報和基于公司可持續價值增長的市值表現,注重提升資本的運營效率和回報水平。下一步,公司將堅持做強公司經營基本面,通過科學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實施,推動企業內在價值的可持續增長,夯實市值管理的基礎。同時推動與公司長期發展趨勢相匹配的市值表現,保持穩健的分紅水平,積極與全球投資者共享公司長期發展潛力,實現公司與資本市場的雙向賦能、相互成就。”在回應目前公司市值以及未來的發展目標時,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太保最新A股市值約2851億元,較年初也同樣有近三成的增幅。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值提升與基礎業績向好離不開關系。
“太保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尤其二季度同比增長高達99.4%超出市場預期;NBV(新業務價值)也出現較快增長,價值銀保戰略成效逐步顯現,主要得益于新業務價值率的明顯提升,其中個險/銀保新業務價值率分別提升2.8pt和5.6pt至30.6%和12.5%,產品定價利率下調、銀保報行合一以及價值銀保轉型成效;產險端量價齊升推動承保利潤27.12億元,同比增長47.6%,也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得益于賠付率改善0.8pt至69.6%,預計為非車險貢獻;投資端公司主要增加長久期利率債、股息價值股票和現金占比,資產久期較上年末提升0.8年至10.2年,投資收益表現亮眼。預計未來長航轉型二期工程落地推動改革成效顯現將成為持續增長的催化劑,維持公司目標價34.31元/股的預期。”8月30日,國泰君安保險分析師劉欣琦也在受訪時點評稱。
此外,太保壽險管理層變更對于其推出的長航計劃二期的執行,以及當前壽險預定利率再次下調對于行業的影響,也引發關注。
“壽險公司管理層變化,標志著管理團隊已平穩實現新老交替,新的管理團隊將堅持戰略的一致性和延續性,堅定不移持續推動長航轉型,長航轉型二期工程是聚焦多元渠道經營、全面運營支撐與價值創造管理三大主線,著力打造與生產力相匹配的業務支撐力,構建業務、支持、服務的良性閉環,實現客戶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更大化。”對此,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也在受訪中表示。
中國太保總精算師兼財務負責人張遠瀚在業績說明會上稱,隨著預定利率的下調、宏觀環境的變化,原來的產品結構已經不太適合客戶的需求,可以看到的方向就是轉向分紅險。長期來看,分紅型產品未來占比會超過50%。
在投資端,保險資金未來的投資策略方向,中國太保首席投資官蘇罡在說明會上回應指出,預計今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大概率會維持平穩震蕩的格局,同時不排除孕育一些新的結構性機會;市場利率中樞會保持總體下行趨勢,但也會伴隨階段性波動。
“我們在行業配置和品種選擇上一直保持適當多元化,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組合的波動,提升整體的投資收益。我們的投資并不集中于某一個領域,更加不會押注個別資產。公司的整體投資組合將取決于長期價值增長,而不是個別品種的短期漲跌,將持續對投資組合進行動態調整優化,以實現整體投資業績持續穩健增長,符合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收益目標和風險約束要求。”蘇罡指出。
投行“喊話”超配保險股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30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均交出了半年度“成績單”,受益于負債端和資產端的良好表現,據本報記者統計,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凈利潤合計超1700億元,同比增長超10%,超過2023年全年。得益于全行業的回暖,一眾投行開始“喊話”超配保險股。
“負債端居民儲蓄型保險需求依然旺盛,預定利率下調長期利好防范利差損風險;另一方面,資產端投資收益同比改善,將會是保險板塊估值回升的關鍵因素。”華創證券保險分析師徐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
8月31日,東莞證券發布研報分析,展望2024年全年,保險業負債端難成拖累,未來估值修復的軌跡,核心仍聚焦于資產端的修復情況與增長潛力,重點關注長端利率與權益市場的表現,給予行業“超配”評級。
同日,海通證券也發布研報稱,保險股負債端資產端均有改善,低估值+低持倉,攻守兼備,當前市場儲蓄需求依然旺盛,在監管持續引導險企降低負債成本趨勢下,保險公司利差壓力預計逐漸得到緩解;近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由低位回升至2.19%左右,預計未來伴隨國內經濟復蘇,長端利率若企穩或修復上行,則保險公司新增固收類投資收益率壓力將有所緩解。同時,地產相關利好政策的持續落地,也有利于險企投資資產質量擔憂情緒的緩解。當前公募基金對保險股持倉仍處于低位,估值對負面因素反應較為充分,2024年8月29日保險板塊估值0.35-0.75倍2024E P/EV,處于歷史低位,行業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