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科技 量化大機構競逐AI人才
◎記者 馬嘉悅
科技潮涌,人才爭奪之戰啟幕。近日,第三方招聘平臺顯示,某量化大機構招聘AI Infra工程師負責人,開出了年薪最高近500萬元的薪酬。幻方量化今年以來也發布了多個AI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
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獲悉,今年以來多家量化私募加大了對人工智能相關人才的招募力度,甚至“出海”與海外機構同臺搶人。在他們看來,人工智能在量化策略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DeepSeek的橫空出世給量化管理人展現了更多科技運用的可能性,后續量化機構將持續增加人才和相關硬件方面的儲備,同時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和激勵制度,提升公司吸引力。
求賢若渴:
紛紛發布AI崗位招聘信息
開年以來,量化大機構在招攬AI人才方面動作頻頻。
幻方量化近期發布了多個崗位的招聘信息,涵蓋深度學習研究員、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及數據研發工程師等。從薪酬水平來看,幻方量化開出的待遇不菲。在其招聘的職位中,大部分起薪超過2萬元,換算后很多崗位年薪超過100萬元,而且此類崗位面向應屆生開放。與此同時,幻方量化還在招聘實習生,AGI實習生的工資為500元至1000元/天。
寬德投資也加入了AI人才爭奪大戰。2月24日,寬德投資發布信息稱,WILL是寬德投資獨立孵化的創業型實驗室,將匯聚頂尖AI人才,專注于研發通用性超級科技助手,始于但不局限于金融場景,誠邀懷有科學理想且追求極致的頂尖AI研究者與工程師,與WILL共赴AI長跑,在智能科研的前沿直面挑戰,不斷實現技術突破與個人價值。
寬德投資稱,WILL此次招募的AI工程師和研究員包括全職和實習生,同時面向應屆畢業生和有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士。
某第三方招聘平臺信息顯示,近日有獵頭人士發布了某量化大機構的招聘需求,招聘崗位為AI Infra工程師負責人,負責AI基礎設施相關系統架構設計與核心模塊開發,進行AI計算框架和AI平臺的系統性能與擴展性優化。從薪酬待遇來看,該量化機構求賢心切,開出了年薪240萬元至480萬元的水平。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近10家百億級私募發布了招聘信息,其中6家百億級私募對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方面的人才興趣濃厚。
“這是一場時代的變革,人工智能將重塑包括投資在內的許多行業,在這個過程中,走得慢甚至掉隊的機構沒有未來。”某量化私募創始人的感慨,頗具代表性。
磐松資產也認為,一方面,面對數據維度與復雜度的指數級增長,量化私募亟需AI技術實現多模態數據的融合分析與特征提取,而且深度學習在非線性關系建模、動態模式識別上的優勢,也能幫助策略更快地捕捉市場微觀結構變化。另一方面,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越來越多的私募創始人意識到科技發展之迅速,提前鎖定科技人才是量化私募謀求長遠發展的必選項。
硝煙四起:
人才之爭不止于國內
量化江湖如火如荼的人才之爭,不止于國內。
“現在搶人,不只要與國內的頭部量化私募競爭,還要跟海外大型資管巨頭較量。”滬上某百億級量化私募合伙人直言,近年來國內科技人才不斷涌現,其專業能力與海外名校的優秀人才不相上下,因此外資機構也盯上了國內優秀的AI人才。
該合伙人透露:“對于AI相關人才來說,海外大型資管機構的優勢在于發展相對成熟,品牌知名度較大,而國內量化巨頭的競爭力在于公司管理扁平化,發展空間較大且激勵機制持續優化。從目前與海外資管機構競爭的情況來看,我們有50%左右的勝率,也就是說一半的人才會選擇國內量化巨頭。”
除了在國內與外資機構競爭,多家量化大廠還“走出去”招募AI人才。
黑翼資產透露,近年來推出了面向海內外碩博畢業生的招聘計劃,希望吸引深刻理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并且內心充滿熱愛和好奇心的AI人才。
留住人才:
提升機構化水平是關鍵
吸引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是頭部量化私募面臨的必答題。
“直白地說,AI優秀人才都是聰明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思考,選擇也不少,所以留住他們絕不僅僅是靠錢。”某中型量化私募人士直言。
該人士稱,多位AI優秀人才曾向其透露,很多量化私募存在“說了做不到”的問題,即激勵承諾最終因市場或公司經營問題而沒有得到落實,或者公司治理結構較為粗糙,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等,此類問題會大大降低AI優秀人才的留存率。
多位業內人士稱,去年以來部分知名百億級量化私募,因合規方面的缺陷或業績表現不佳導致管理規模驟降,人才流動也顯著加劇。
提升機構化水平,無疑是頭部量化機構留住人才、夯實長期發展基礎的重要一環。
明汯投資表示,已有意識地構建、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完善且具有特色的培訓體系,不僅注重人才專業技能的提升,更會培養員工獨特的思考問題方式。與此同時,量化私募要充分發揮本土優勢,除了深耕A股,還可以積極籌備并參與國際主要市場,給優秀人才提供更廣大的舞臺。
蒙璽投資也表示,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從精神和物質兩個維度與員工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具體而言,公司在培育技術型公司價值導向、搭建合伙人計劃、提供優厚薪資待遇、建立良好的團隊氛圍等方面不斷發力。與此同時,在制度化與合規方面,公司也以大型資管機構的標準不斷優化,努力實現穩健發展。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