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漲幅41.62%,科創綜指到底有什么投資價值
一個全民破圈的AI應用,掀起了一場重估中國科技資產的浪潮,催動了一波A股的科技成長行情,也帶火了一只今年新發行的科創寬基——科創綜指,憑借半年41.62%的漲幅而備受市場關注。
這么出眾的業績表現是因為什么?在已有科創50、科創100和科創200這三只覆蓋不同范圍的指數的基礎上,為何還要推出科創綜指及其掛鉤產品?
首先是, “新質生產力”戰略使命和產業升級趨勢,使科創綜指具備顯著配置價值。
近年來,國家越發重視科技創新,除了重大會議上的表態,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方針。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受邀參加的企業以科技公司、互聯網大廠為主,這些企業是近些年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現行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達26293億元,為我國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助力作用。(數據來源:央視網,2025.02.12)
在政策導向和真金白銀的支持下,我們看到以AI、人形機器人、汽車智能化等新興技術為代表的科技浪潮加速向前,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應用市場,在“AI+”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相關領域也會有廣闊的投資前景。
其次,科創綜指的價值在于一個“全”字。
此前的科創50、科創100和科創200加起來,也只能覆蓋市值較大的300多只個股。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乘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東風,被遺漏掉的200多只小市值個股會不會成長為明天的科技巨擘?這次DeepSeek對于AI產業的震撼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
而有了科創綜指之后,布局“硬科技”就不用再局限于少數科技龍頭的興衰。指數目前的成分股數量有567只,對科創板的覆蓋度達到了97%,既因為對足夠多潛在增長空較大的“小而美”的納入而具備增長動力,也分散了單只科技股發展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02.19)
(資料來源:景順長城基金)
由于選股不局限于特定的市值區間,科創綜指的行業分布也更為全面且均衡,廣闊覆蓋17個申萬一級行業,超過了科創50和科創100,并且在電子上集中度沒那么高,基本不會缺席任何一種硬科技崛起的投資機會。最近大火的人形機器人概念,科創綜指涵蓋了17只隸屬相關賽道的個股。(數據來源:Wind,科創綜指涵蓋的人形機器人概念個股統計方式為:科創綜指和萬得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的成分股重合數量,截至2025.02.19)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02.19)
當然,作為科創板寬基,創新、高研發投入也是科創綜指的一大特點。2023年年報顯示,科創綜指成分股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的中位數是12.43%,遠高于創業板指、中證1000、滬深300等寬基指數,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和盈利打開了空間。
根據Wind一致預期,科創綜指2025、2026兩年的歸母凈利潤增速都要好于同期的創業板指、滬深300,優勢十分明顯。
不管是橫空出世的DeepSeek,還是春晚上跳舞的機器人,無一不在說明我們有能力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殺出重圍。未來,隨著AI為代表的科技持續發展,科創板有希望培育出許多明日之星,大家不妨關注科創綜指ETF景順(認購代碼:589893;場內代碼:589890),把握科技浪潮。
科創綜指ETF景順本身也誠意滿滿,每年僅收取0.15%的管理費和0.05%的托管費,是全市場同類股票ETF產品中費率最低的一檔。同時,特設“分紅機制”,管理人可以“季”為單位進行評估,如果評定日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超過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則可安排分紅,希望投資者有更好的體驗。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