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游戲企業發布2024年報預告:新作營收不確定性大增,高投入時代龍頭公司業績分化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立洋 實習生李婉佳 上海報道
由于中國游戲市場兩大巨頭——騰訊與網易均未在A股上市,因此大A游戲股榜首之爭,也一度是米哈游橫空出世前,中國游戲公司第三的爭奪大戰。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諸多二次元手游廠商快速崛起,對A股諸多發跡于十多年前的游戲廠商而言,其當前產品的競爭力、轉型成功與否,也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股價表現中。
近日,多家A股上市游戲公司先后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在游戲行業整體回暖的大背景下,企業們交出的經營成績單卻出現分化,即便各大龍頭近兩年都在以重度產品為目標進行大手筆研發投入,但新品結果表現卻差別顯著,在成本高企、既有產品營收走低的背景下進一步強化了對全年業績的決定性影響。
業績分化
就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游戲公司而言,ST華通(維權)無疑是當前最為亮眼的A股“游戲一哥”,其發布的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6億-23億元,同比增長205.32%至338.89%;扣非后凈利潤18億-24億元,同比增長327.43%至469.91%。在良好業績表現的推動下,ST華通股價持續走高,以約413億元的總市值高居A股游戲廠商榜首。
取得不俗業績增長的原因,則是在旗下盛趣游戲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上,點點互動的《無盡冬日》流水增長迅速。據Sensor Tower數據,該游戲海外版本《Whiteout Survival》位居2024年出海手游收入榜榜首。
另一營收表現良好的企業則是港股上市的IGG,據其公告,公司2024年錄得凈利潤約5.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44億元),同比增長;700%,關于收入增長的原因,IGG則表示《Doomsday: Last Survivors》《Viking Rise》和App業務分別收入10億港元、7億港元和11億港元,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與點點互動《Whiteout Survival》相似,報告期內為IGG貢獻1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9.38億元)收入的《Doomsday: Last Survivors》,同樣也是面向海外市場的生存類游戲,該品類產品的火爆為押對風口上述兩家公司帶來了豐厚回報。
除了ST華通與點點互動外,依靠旗下社交產品及《Alice‘s Dream:Merge Games》等出海精品游戲帶來的營收增長,港股上市公司赤字城科技預計2024年全年營收為49.6億元-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為50%-57.2%。
與上述公司蒸蒸日上的業績表現不同的是,同樣曾在A股游戲板塊位居前列甚至高居榜首的部分游戲公司,在2024年卻迎來了業績發展的低谷:據完美世界發布的業績預告,2024年公司預計營業收入55億元至56億元,同比下滑28%至29%,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1億元至13億元,這也是完美世界自2016年轉回A股上市后首次迎來全年業績虧損;同樣迎來全年業績虧損的還有游族網絡和盛天網絡,二者分別預計虧損2-4億元與1.9-2.8億元;此外,凱撒文化則在2024年實現減虧,全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35億元,減虧幅度約32%至42%。
關于業績虧損的原因,上述公司在預告中的解釋也多有相似之處,既有產品流水下滑和新品表現不及預期是被提及最多的主要因素。例如完美世界在公告中表示,《完美世界》系列和《誅仙》系列等老牌游戲吸金能力下降、競爭力減弱以及2024年推出的新游戲如《一拳超人:世界》《乖離性百萬亞瑟王:環》等市場表現不及預期是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盛天網絡也提到公司旗下上海天戲互娛已上線游戲收入下滑、原計劃退出的IP游戲《大航海時代:海上霸主》開發終止,是導致虧損的直接因素。
高投入變局
在2024年游戲產業年會期間,多位業界人士在交流中均提到,當前的游戲市場發展存在顯著的“兩極分化”趨勢——一是高投入大制作的重度游戲成為頭部廠商的研發重點,二是輕量化休閑類小游戲賽道也涌入越來越多參與者。
就前者而言,回顧今年元旦、春節期間的游戲發布陣容,包括疊紙《無線暖暖》、中手游《仙劍世界》、完美世界《誅仙世界》、網易《燕云十六聲》在內的多款帶有開放世界或3A級表現的重磅大作先后上線,面對高昂的營收成本和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廠商必要要面臨更嚴峻的營收壓力。
而對于輕量化游戲,雖然其研發成本相較于重度游戲顯著降低,但這并不意味著想要打造爆款小游戲就不需要高額投入,對于推廣拉新高度依賴買量的休閑游戲而言,類似于《合成大西瓜》《羊了個羊》的成功畢竟帶有偶然性,大部分游戲想要觸達足夠的用戶,依然需要投入大量宣發成本。據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的《2024中國移動游戲廣告營銷報告》,2024年上半年,中國主要上市游戲企業銷售費用率均值再次上升,銷售費用率超過30%的企業數量也有所增加,現階段大幅投入營銷仍是企業重要的獲量途徑。
報告指出,隨著游戲市場獲客難度加大,在降本意愿和新賽道競爭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游戲企業對于營銷投入或更趨向兩極化。一方面,抬升的流量成本持續壓縮企業利潤,主要上市游戲企業中超50%的游戲凈利潤下降,使企業降本增效需求強烈;另一方面,小程序游戲賽道中,買量競爭愈發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期中國啟動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以及蘋果稅、谷歌稅愈加受到社會關注的情況,游戲市場強勢平臺的壟斷情況或將迎來轉機,這或許將一定程度上緩解游戲企業發行成本高企的情況。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若國內iOS生態政策發生調整,將給優質內容開發商及第三方應用商店帶來利好。
外部對比來看,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針對iOS商店的監管和調整已經有先例,而目前國內整體傭金率水平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國內iOS蘋果商店傭金政策調整存在可能;國內趨勢來看,TapTap等零渠道費用平臺發展、優質產品主動下架應用商店等情況屢有發生。優質內容是獲取用戶、形成收入的核心競爭力,若iOS商店政策調整,將幫助優質公司降低成本增厚利潤、乃至為整體開發者減負,從而帶來應用市場繁榮。
在單個新品成敗對公司業績影響力被不斷放大的背景下,如何在行業生態變動中找到收支平衡的關鍵點,或許將是絕大部分游戲龍頭在2025年需要不斷探索的重點所在。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