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造業時隔兩年首次增長 關稅政策或加劇成本壓力
專題:特朗普宣布新關稅,全球市場巨震
美國制造業在1月份迎來了兩年多來的首次增長,主要受強勁訂單的推動。然而,制造商支付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攀升,原因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上周末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關稅。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9,為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于去年12月的49.2。這也是自2022年10月以來,PMI指數首次回到50以上,表明制造業重回增長軌道。制造業占美國經濟總量的 10.3%,這一增長對整體經濟復蘇具有積極意義。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PMI將上升至49.8,實際數據超出市場預期。
然而,這一復蘇可能只是暫時的。特朗普政府于周六宣布 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新政策將于本周二正式生效。這一舉措可能導致 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時擾亂供應鏈,進而影響制造業的長期增長。此外,市場對 減稅 可能帶來的利好抱有一定期待,但高企的成本壓力仍然令制造商面臨挑戰。
近年來,美國制造業一直受到美聯儲加息政策的拖累。為抑制通脹,美聯儲在2022年至2023年間加息525個基點,導致借貸成本上升,企業投資放緩。自2023年9月開始,美聯儲開啟政策寬松周期,累計降息100個基點,但在今年1月暫停降息,以評估政府政策(包括移民驅逐等措施)對經濟的影響。
根據數據,美國制造業在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間萎縮了0.4%。盡管最新PMI數據表明制造業出現回暖跡象,長期增長仍然受到政策變動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ISM報告顯示,1月份制造業的新訂單分項指數從12月的52.1上升至55.1,顯示需求回暖,工廠生產活動也隨之增加。此外,制造業就業指數同樣反彈,從12月的45.4升至50.3,這是去年5月以來首次回到擴張區間,表明企業開始恢復招聘。
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引發了市場關注。制造商支付價格指數從52.5升至54.9,創下8個月以來新高,遠超經濟學家預期的 53.5。進口數據也顯示,制造商 正在提前囤積原材料,以規避即將生效的關稅影響。
制造業在2024年初迎來久違的增長,但面對高關稅、成本上升及供應鏈挑戰,未來走勢仍存不確定性。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政策可能會推高原材料價格,并影響企業的長期規劃。此外,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調整也將影響制造業融資和投資決策。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