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飛:人工智能大模型和量子科技在商業銀行的應用研究
專題:2024銀行家金融創新論壇
2024銀行家金融創新論壇暨銀行家金融創新成果發布會于11月23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以“金融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為主題。華夏銀行首席信息官吳永飛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他在本次論壇發表的重要觀點。
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并強調要“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實際上,早在2018年10月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就作了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2020年10月,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中國科學院薛其坤院士作了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的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中國人民銀行于2022年1月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也提出要“抓住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以人為本全面推進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深化應用”,以及“探索運用量子技術突破現有算力約束、算法瓶頸,提升金融服務并發處理能力和智能運算效率,節省能源消耗和設備空間,逐步培育一批有價值、可落地的金融應用場景”。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已經在精準營銷、智能風控、智慧經營、依法合規等諸多業務領域構建了大量人工智能判別模型。2022年11月,美國OpenAI公司推出了ChatGPT對話機器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標志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開啟,并由此推動了從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發展的階躍。這將為人類社會帶來深刻的變革,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兩年來,各商業銀行紛紛在大模型領域持續發力,面向各類經營場景開展了大量大模型應用探索。隨著銀行大模型應用數量的不斷增加、場景不斷豐富,銀行發展大模型需要考慮如何針對不同的應用問題,組合發揮不同大模型的技術優勢,從而形成對各類大模型統籌調用的技術方案。華夏銀行提出構建由多類大模型組成的“專家委員會”,以發揮各類大模型所長,針對銀行的關鍵經營流程,構建一套科學的大模型統籌管理技術方案。同時,華夏銀行深度運用自身數據,對基礎大模型進行精調訓練,使其成為適用于各個領域的垂類大模型。這些垂類大模型會像專業人才一樣,在不同的工作崗位發揮作用,并且隨著業務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不斷開展模型的更新、迭代和優化,形成模型有效協同協作,為華夏銀行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目前,我們在智能研發、輔助測試、授信調查報告生成、智能客服、智能投研與投顧等方面,探索應用了大模型技術,取得了良好成效。
與此同時,華夏銀行在業內率先提出了“量子金融科技”的概念,?以及相關的方法論體系,批量化地將量子科技引入金融科技。具體來看,?我們重點聚焦“金融量子計算”和“金融量子通信”領域,同時積極??布局“后量子密碼”應用研究。在“金融量子計算”領域,我們重點??關注“量子機器學習”和“量子組合優化”兩大方向在商業銀行的應用研究。?一是在量子機器學習方向,面對數據樣本量小、正負樣本不均衡的小樣本學習難題,運用量子算法可以獲得較經典機器學習模型更好的建模效果。相關量子算法模型已經上線應用于產業數字金融風控領域。二是在量子組合優化方向,華夏銀行與合作伙伴攜手,在國內首次運用光量子計算方案,面向99個底層資產選擇的投資組合優化問題,實現了超?越經典計算模擬退火優化算法上萬倍速度的成功求解,首次在金融領??域實證了量子優越性。在“金融量子通信”領域,我們和北京量子院?合作實現了“量子直接通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首次應用,面向“遠程辦公與運維”“同城數據備份”等場景積極開展應用研究探索。同時,我們也嘗試了“連續變量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并探索了“?運維場景下異地軟件包加密安全分發”和“辦公場景下異地即時通訊文件加密安全傳輸”等場景應用。在“后量子密碼”方向,華夏銀行在與北京量子院合作的量子金融云平臺上,面向數據傳輸業務場景,在保留已有經典密碼算法的基礎上,探索新增后量子密碼算法進行數字簽名與驗證,以此開展后量子密碼應用探索研究。此外,我們和北京量子院合作構建的量子金融云平臺,融合了多類型量子算力,集成了多領域量子金融算法,實現了面向多場景的量子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我們的相關工作受邀參加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并榮獲最受關注展項。
數字經濟時代下,我們期待以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能夠為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有效保障金融行業的創新發展、行穩致遠。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