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養魚,年產三千噸?中東 *** 基金探索水產養殖新模式
轉自:財聯社
財聯社11月29日訊(編輯 秦嘉禾)阿布扎比第三大主權財富基金——阿布扎比控股公司(ADQ)與芬蘭領先的水產養殖技術公司Finnforel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在阿聯酋阿布扎比的哈利法經濟區(KEZAD)開發一個年產3000噸的陸基魚類養殖設施。
處于沙漠氣候的哈利法經濟區于2022年成立,是阿布扎比和中東和北非地區最大的貿易、物流和工業區。作為阿布扎比實現經濟多元化計劃的一部分,致力于以港口、工業區和物流供應鏈的集成組合推動全球貿易。養殖設施將建設在經濟區內水產養殖及相關產業的專屬區域,享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和網絡支持。
根據協議,ADQ和Finnforel將利用先進的循環水養殖系統(RAS)在阿聯酋培育淡水魚——虹鱒魚,這是一種冷水性塘養魚類,是鮭魚(三文魚)的流行替代品。
循環水養殖系統通過高效的生物過濾系統,控制所有關鍵環境因素,確保室內養殖環境的穩定、安全和清潔,同時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避免廢水和生物廢物的排放。該系統使得魚類養殖可以全年進行,不受外部環境和阿布扎比沙漠氣候的影響。
這一魚類養殖設施的開發,是阿聯酋首次大規模應用循環水養殖系統,對其食品行業和農業而言,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該設施將基于Finnforel的室內水產養殖模式進行建設。Finnforel成立于2015年,專注水產養殖技術創新,目前在芬蘭已運營兩座循環水養殖系統設施,年產量達3000噸,通過從孵化、養殖到包裝的高度垂直整合,實現了高效運作和大規模生產。
“與Finnforel的合作,展示了我們利用先進技術推動阿布扎比本地食品生產能力提升的決心,”ADQ副首席執行官Mansour AlMulla表示,在目前阿聯酋大部分蛋白質需求依賴進口的情況下,ADQ的目標是通過引入一種新的高質量水產養殖模式,填補供應空缺。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水產食品占全球動物蛋白攝入量的15%。2022年全球人均水產食品消費量達20.7公斤,較六十年前增長了兩倍多。糧農組織預測,到2032年,全球消費水產食品預計將比2022年增加1900萬噸,達1.84億噸。
目前,阿聯酋每年消耗約22萬噸海鮮,其中約70%的需求依賴進口,僅鮭魚的進口量就達到每年1萬噸。這次合作體現了ADQ致力于利用先進技術提升阿聯酋食品供應的韌性、推動本地農業生產力提升的決心,確保食品的可持續生產和穩定供應。
(財聯社 秦嘉禾)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