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四季度重點關注半導體,半導體ETF(512480)重倉股瀾起科技、中微公司獲積極調研
11月26日,半導體ETF(512480)收盤跌0.93%,成交額9.27億元。成份股漲跌互現,上漲方面,中微公司領漲;下跌方面,北方華創領跌。
規模方面,截止11月25日,半導體ETF(512480)最新份額為262.79億份,最新規模為254.25億元。
消息面,四季度以來,外資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熱情顯著升溫。數據顯示,從10月1日至11月25日,已有339家外資機構密集調研A股公司,其中半導體、工業機械、電子元件等領域成為外資機構的重點關注對象。
其中,半導體ETF(512480)十大重倉股瀾起科技、中微公司、韋爾股份等半導體領域的佼佼者均吸引了15家以上的外資機構調研。瀾起科技作為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領先企業,其高性能“運力”芯片解決方案備受外資機構關注。在回答關于人工智能時代產品布局的問題時,瀾起科技表示已布局多款高性能芯片,旨在解決AI基礎設施的互聯瓶頸問題。
國投證券表示,目前并未修正自10月中旬以來“震蕩思維看科技(科創)”的中期預判,堅定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科技成長領域主線跡象開始明顯,后續更高的期待是半導體能在國產替代+二季度景氣拐點+AI產業鏈海外映射三個推動力下形成產業基本面主線:半導體成為下一個“汽車”。
東吳證券表示,基于指標的判斷,當前匯率走貶、A股上行或已演繹到極致,接下來可能的組合:“匯率升+A股漲”、“匯率貶+A股跌”都可能去修復指數的背離。考慮到本輪特朗普交易已較為充分,推測降息周期中美元或已接近階段性高點,后續上行阻力較大,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空間較為有限,傾向于判斷短期內A股市場的調整是合理修復,后續股匯有望共振上行。
配置方面,建議關注AI產業鏈、新能源、光伏(供給側預期改善,關注新技術降本增效)、鋰電(供需天平回擺,關注固態電池進展)、自主可控和國產化、低空經濟等其他泛科技方向。
展望后市,在AI需求大增+國產替代雙輪驅動的背景下,半導體材料設備板塊有望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震蕩調整后,半導體材料設備板塊或迎來新一輪上車機會,投資者可考慮逢低分批入局,待美國大選以及財政政策更為明朗后,再進行后續操作。可以持續關注半導體ETF(512480)的布局機會。半導體ETF(512480)跟蹤的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H30184.CSI),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4只半導體主題指數中,成立時間最長、總市值最大、成分股只數最多,且近十年換手率最高的一只指數。半導體ETF(512480)目前是市場上唯一一只追蹤該指數的ETF產品,也是投資者分享國內半導體行業增長的高效工具。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