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日報:游戲板塊基本面后續有望邊際好轉
A股重拾升勢,上證指數收漲0.59%報3299.7點,深證成指漲1.71%,科創50漲1.39%,北證50漲0.08%,萬得全A漲1.31%,中證A500漲0.98%。創業板指漲近3%;北證50盤中大漲逾10%刷新歷史新高,但收盤僅上漲0.08%。市場成交額超1.8萬億元,逾4300股上漲。
光伏板塊今天大幅反彈,光伏50ETF(159864)收漲9.7%,近6個交易日漲超23%。消息面,10月18日,光伏行業協會發布文章《光伏組件當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針對光伏行業的內卷現象,呼吁企業不要低于成本銷售。
《文章》指出協會將和各市場參與方一道關注最新招投標結果,如出現違反《招投標法》的招投標結果,將積極探討通過行政監管和法律裁判解決問題的可能。華創證券指出,今年以來組件價格低位運行,光伏協會已經多次召開會議,以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此次光伏協會明確投標價格需高于成本,且表示將定期測算行業成本并公布。0.68元/W的成本底線有望限制行業無序競爭,組件價格有望迎來拐點。
行業協會引導的自律行為將引導光伏行業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疊加供需關系的逐步改善,價格有望迎來拐點。而且頭部組件企業上調組件價格或也預示著組件價格已經階段性見底,隨著需求后續的回暖乃至超預期增長,組件價格有進一步回暖的可能性。
消息面方面,美國商務部10月21日起啟動變更情況審查(CCR),考慮部分撤銷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AD/CVD),并邀請相關各方發表意見,所涉產品為某些小型、低瓦數、離網晶硅光伏(CSPV)電池。
供給方面,近期市場有不少產業鏈供給側改革的傳聞。需求方面,9月國內裝機數據回升,國內新增裝機20.89GW,同比+32%、環比+27%,進入傳統裝機旺季終端需求呈現回升態勢;前三季度累計裝機160.88GW,同比+25%。出口方面,9月電池組件出口21.1GW,同比+10%,環比-17%,預計主要受歐洲暑休、亞洲部分新興市場雨季等因素影響。
2023年我國光伏組件供應量占全球的86%,但產能利用率僅為44%,顯示出嚴重的產能過剩。后續需密切關注政府出臺的供給側產能限制政策及相關措施的實施情況。政策的變化將直接影響行業的供需格局和企業的盈利能力。若后續供給側產能限制政策出臺,2025年或看到更明確的供給出清信號。目前短期事件催化下板塊呈現估值修復行情,中長期投資機會還是需要關注停產限產等供給端變化。
數據來源:wind
今日游戲ETF收漲3.14%。同是AI主題產業,10月漲幅已明顯滯后于TMT板塊中的通信、電子和計算機板塊。消息面有AI應用不斷迭代刺激,加上板塊估值偏低,業績有望反轉,機構持倉不重等特征。今日游戲、影視板塊出現補漲,影視ETF收漲3.02%。
基本面方面,2024三季度中國游戲市場收入創歷史新高。游戲工委及伽馬數據發布 《中國游戲產業2024年三季度報告》,三季度中國游戲市場實現收入918億元,同增9%,環增23%;其中:移動游戲同增1%至657億元,端游同增0.4%至169億元,主機/單機及其他游戲受《黑神話:悟空》等驅動同比增長267%至92億元。
招商證券指出,今年A股游戲板塊表現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游戲上線較少,相比之下,港股游戲公司如騰訊、網易、嗶哩嗶哩、心動等則推出了眾多新游戲。但新游戲方面近期有望出現放量,四季度各家廠商均推進產品測試,隨著新游戲的陸續上線,游戲公司的業績或將在后期實現環比反轉。
經歷了前期的調整之后,游戲板塊基本面后續有望邊際好轉。基本面上看,游戲板塊受到“新游產品周期陸續開啟+精品化游戲出海+AIGC驅動降本創新”多重利好。
AI催化方面,10月15日,OpenAI宣布開源了一款智能體工具——Swarm。這一輕量級框架專為多智能體系統設計,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夠創建并協調多個AI智能體,解決那些單個智能體難以應對的復雜問題。長期看,AIGC帶來“降本創新”,技術投入應用后有望開啟長景氣空間,且AI技術的不斷突破可能加速這個過程。目前,游戲板塊估值仍處于適當位置,新游周期或帶動基本面持續向好。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約作者:國泰基金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