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點評報告:高通擬收購英特爾 加速端側AI生態布局
快訊
2024年09月23日 08:00 23
admin
事件 9 月6 日,根據《路透社》報道,高通正在尋求收購英特爾設計業務,尤其客戶端PC 設計業務。 9 月20 日,根據《華爾街日報》,高通近期正在與英特爾接洽,商討收購事宜。 點評 Intel 在PC 和服務器CPU 領域構筑的生態壁壘難以突破,仍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根據Mercury Research 發布的2024Q2 數據(出貨量口徑),Intel 在客戶端PC 市場CPU 市占率為78.9%,在x86 服務器CPU 市占率為75.9%,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盡管在PC 和服務器CPU 領域Intel 始終面臨著AMD、Ampere、高通、聯發科等廠商的競爭,但Intel 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市占率,我們認為主要得益于Intel在對應領域構筑的生態壁壘,且長期來看格局較難被顛覆: PC 領域,“Wintel”聯盟主導全球PC 市場:Windows 與Intel 在軟件硬件領域的合作使得雙方競爭力持續提升,且應用開發商的產品大多圍繞“Wintel”體系開發,相較其他CPU 廠商具有更高的軟件兼容性及系統穩定性。 服務器領域,Intel 在Linux 系統具有較強影響力:Linux 在服務器市場中份額超過70%,在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Intel 是Linux 內核的主要貢獻者之一,長期為Linux 提供硬件支持和驅動程序開發,且將其核心顯卡驅動完全開源并整合到Linux 內核中,使得基于Intel CPU 的服務器產品擁有更好的兼容性和社區支持。 高通收購的主要訴求為PC 芯片業務,力求補足端側產品生態結合9 月6 日高通內部評估收購英特爾客戶端PC 芯片設計業務的消息,我們認為高通此次收購要約的核心訴求在于獲得Intel 的PC 芯片業務,從而補齊在PC業務上一直以來的短板。 高通始終對PC 市場保持濃烈興趣并多次嘗試突破,但受制于“Wintel”聯盟的生態統治力,份額尚未實現突破: 2018 年,高通曾推出驍龍850 和8cx 進軍PC 處理器領域,寄希望于憑借5G融合的獨特優勢撬動Wintel 聯盟的壟斷格局。但由于ARM 架構的芯片在性能表現和軟件生態上仍與Intel 存在差距,相關產品未能取得成功。 2023 年與2024 年,高通分別發布PC 處理器驍龍X Elite、X Plus,采用最新的Oryon 核心技術,專為生成式AI 和高性能計算設計,搶跑AI PC 市場,搭載于微軟首款AI PC 產品Surface Pro,并在全球加速推廣。 除PC 市場外,高通已在端側設備的芯片市場多點開花,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智能手機領域:憑借驍龍系列SoC 芯片的強大性能以及與安卓操作系統的深入綁定,高通在智能手機領域維持著領先的市場地位; 智能汽車領域:基于在手機芯片領域積累的藍牙、通信、AI 等技術能力,高通憑借8155 平臺在汽車智能座艙領域大獲成功,目前在汽車智能座艙芯片領域維持較高市占率,并持續向智能駕駛芯片領域突破; 物聯網領域:高通是全球物聯網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在智能手表、MR、無人機、機器人四個細分賽道均有芯片平臺布局,尤其在無人機和MR 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我們認為,未來生成式AI 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端側智能設備的滲透率提升,大模型的訓練拉動現階段云端算力的需求,而未來大模型的應用則有望大幅促進端側算力的普及。高通對于Intel PC 業務的收購要約,是為了完善其在端側生態的布局,同時也是在為生成式AI 的應用落地進行戰略儲備。 考慮到反壟斷等因素影響,收購或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參考歷史案例,我們認為此次收購或受到反壟斷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一方面,歷史上類似的收購交易,如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博通收購高通、英偉達收購Arm 等交易均因為反壟斷或國家安全的原因被迫中止,而考慮到高通和Intel 在行業內的重要地位,或仍將受到反壟斷調查;另一方面,即使收購得以推進,Intel 的業務仍可能會被分拆出售給其他買家。 建議關注標的 我們認為高通此次收購Intel 的意向顯示出其對于端側AI 應用的樂觀展望,同時考慮到端側AI 應用的滲透有望推動現有終端側軟硬件競爭格局的變化,建議關注智能終端相關標的:聯想集團、中科創達、軟通動力、星環科技、虹軟科技、神州數碼 風險提示收購交易推進不及預期;AI 應用推進節奏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