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元綠能虧損超預期全產業鏈布局受質疑 470億激進擴張風險向供應商和定增股東轉嫁
專題: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日前,弘元綠能發布2024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12億元,同比下降44.08%,歸母凈利潤-11.5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9.6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0.17億元和8.46億元,均大幅轉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弘元綠能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8億元到-11億元”,而實際虧損額超出了該預測區間。
近幾年,有“小隆基”之稱的弘元綠能持續擴張,從工業硅到硅料、硅片,再到電池片、組件,在全產業鏈進行布局,然而研發投入卻長期低于隆基綠能,毛利率下滑幅度也明顯超過隆基,產品實際市場競爭力備受質疑。
除全產業鏈布局外,弘元綠能還在各個環節全面進行產能逆勢擴張,近兩年規劃投資額合計約470億。而與此同時,公司應付款不斷攀升,目前已達到150億,上市5年多累計直接融資近百億,激進擴張的風險轉嫁到了供應商和參與定增的股東身上。
實際上,弘元綠能目前股價比此前兩次定增價格分別低了50%和80%,上述風險已經開始暴露。
毛利率降幅超隆基、研發投入不及隆基 全產業鏈布局實際競爭力受質疑
弘元綠能的前身是上機數控,從光伏切片設備行業起家,逐步涉足工業硅與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新能源電站等多個業務板塊,素有“小隆基”之稱。不過,自去年以來,弘元綠能的經營遭遇到了重大挑戰。
今年上半年,弘元綠能營業收入40.12億元,同比下降44 %,繼2023年同比下降46%后再次大幅下滑,實現歸母凈利潤-11.5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9.6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大幅轉虧。
分季度來看,弘元綠能二季度營業收入18.21億元,同比下降50.26%,環比下降16.88%,單季凈虧損達10.16億元,業績呈加速下滑之勢。
上半年,光伏多晶硅、硅片價格下跌超40%,電池、組件價格下跌超15%,行業盈利水平整體下降明顯,業內企業普遍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弘元綠能毛利率下滑幅度卻明顯超過隆基綠能,在行業下行期受到的沖擊似乎更大。
據介紹,弘元綠能以“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全產業鏈、一體化戰略為主,打造業內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
年報中,弘元綠能也表示,公司高純晶硅產品致密率超90%,質量達到電子一級,硅片端通過優化N型硅棒機加工藝、晶棒電阻率拉晶工藝、提高硅片電阻率集中度,實現硅片在電池端的效率提升,電池端公司采用全新PECVD技術,產品效率、品質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然而,自2019年上市之后至2023年,無論是研發支出還是研發費用率,弘元綠能均長期低于隆基綠能。
毛利率下滑幅度明顯超過隆基綠能,研發支出和研發費用率又長期低于隆基,弘元綠能產品的實際競爭力備受質疑。
兩年擬投資470億逆勢激進擴產 已直接融資百億、應付款150億
除全產業鏈布局外,弘元綠能還在各個環節全面進行產能擴張。
2022年2月,弘元綠能發布公告,擬在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投資118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生產項目。
同年6月,公司宣布擬投資約148億元,建設年產40GW單晶硅拉晶及相關配套生產項目,其中一期建設20GW單晶硅產能,預計2023年達產。
同年8月,公司再次公告,擬投資150億元,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包括年產25GW單晶硅切片及年產24GWN型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
今年4月,弘元綠能發布公告稱,擬在包頭市青山區投資建設16GW光伏電池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0GW光伏電池項目,預計于2025年投產,二期建設6GW光伏電池項目,將根據市場情況推動項目進度,兩期投資額合計55億元。
截至目前,弘元綠能五大產業基地共計規劃工業硅和硅料年產能分別為15萬噸和10萬噸,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年產能分別為75GW、45GW和35GW。而僅上述幾個規劃項目,計劃總投資額就高達471億元。
而激進擴產的同時,弘元綠能似乎也在不停的“轉嫁風險”。
Wind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4年上半年,弘元綠能應付款從7.86億大幅攀升至150.63億,應付款占同期總資產比例也從28%逐步攀升至47%。
此外,自2018年底上市至今5年多,弘元綠能先后通過IPO、可轉債和定增,累計融資99.09億元。
不難看到,弘元綠能激進擴張的風險,實際上已逐步轉嫁到了公司供應商和參與定增的股東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弘元綠能股價跌至12.56元/股,比此前兩次的定增價分別低了50%和80%,上述風險已經開始暴露。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