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保人事巨震,王廷科卸任黨委書記,由誰“補位”引關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文源自:每財網
上周末,一則人事消息瞬間刷遍了保險圈,讓原本平淡無奇的周末掀起了不小波瀾。
8月17日上午,受中央組織部領導委托,中央組織部有關干部局負責同志出席中國人保黨委會,宣布中央決定:王廷科同志不再擔任中國人保集團黨委書記。
目前還差兩個月才滿60歲的王廷科,掌舵中國人保才整整一年半的時間,如此匆匆掛帥離場,頓時在行業內外引起大規模熱議。
《每日財報》注意到,一般而言,作為副部級金融央企一把手,按照慣例,王廷科本應在63歲即2027年的時候退休。
既然不是退休原因辭任,而此次公告中也沒有透露王廷科下一站去向,要知道正常情況下,如果高管調任其他單位,一般在干部免職時要加上“另有任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王廷科的卸任也被業內認為是前任掌舵者羅熹被免職后,中國人保高管人事面臨巨震的延續。
王廷科的金融履歷到底幾何?
回看王廷科的金融履歷,不僅非常光鮮,而且擁有極為過硬的”跨界“金融行業經驗,橫跨了股份制銀行、信托、資產管理以及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王廷科早年曾在哈爾濱高等金融??茖W校任教。1995年7月從陜西財經學院(現西安交通大學經濟金融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后,正式加盟光大銀行。
在光大銀行近20年的職業生涯中,王廷科先是歷任過北京管理部(發展規劃部)副總經理、發展研究部總經理助理、私人業務部副總經理、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等職。而后在2009年光大集團進行重組改革的機遇下,王廷科成為集團金融板塊重組下新成立的光大金控股權管理部首任總經理,全權負責集團層面的控股管理、資本運作以及股權管理與研究等工作。
僅僅過了5年時間,王廷科”跨界“至了信托行業,在2014年牽頭參與并完成了光大興隴信托的重組工作,彼時任籌備組組長一職,并于當年年底兼任重組后光大興隴信托首任總裁、黨委副書記。不僅如此,當時王廷科還兼任了光大永明人壽董事一職,算是與保險業的最初淵源。
在完成所謂的一系列“使命”之后,2015年王廷科揮別老東家光大集團,南下轉戰來到香港,出任中國太平集團(香港)副總經理,并自2015年5月起兼任太平養老險公司董事長。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王廷科正式跨進了保險業,開啟了寶貴的保險市場從業生涯。
在隨后任職中國太平集團期間,王廷科發揮了此前長期積累沉淀的金融多領域經驗優勢,備受公司重用,一步步走向更高管理層,2016年8月陸續身兼中國太平和中國太平集團(香港)執行董事、太平人壽、太平財險和太平資管公司等子公司董事。
2018年6月,在中國太平度過了近三年時間后,王廷科重返北京,出任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一職,當時這一職位已空缺兩年半,而在他之前,中國信??偨浝碚橇_熹。在中國信保任職的兩年多時間里,王廷科非常低調務實。
復盤王廷科此前展業之路,不難發現,在還未來到中國人保之時,他就展現出了不凡的管理才能,在不同的核心管理崗皆有所建樹,平時作風低調、實干,善于研究和思考、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很強。這也高度符合行業的發展基調,穩扎穩打和務實成為行業要義。
從“羅王配”切換到“王趙組合”
發生了什么?
將眼光再聚焦于此次突發換帥事件,正如我們開篇提到的,王廷科從正式擔任中國人保集團歷史上第七任董事長到如今匆匆掛帥而去,正好整整一年半的時間。
而事實上,從王廷科來到中國人保算起,其在公司擔任要職的時間也并不長。在2020年離開中國信保后,便很快于當年4月份出任中國人保集團執行董事、副董事長、總裁,彼時該職位已空置了近三個月。
在這期間,除了總裁一職,王廷科也陸續獲批擔任了集團旗下子公司的董事長職位,包括人保資產、人保財險等;還曾兼任人保養老險董事長、人保健康險董事長、中國人保合規負責人和首席風險官等職。
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在王廷科出任總裁5個月之后,2020年9月,羅熹接替調任招商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繆建民,空降到中國人保擔任黨委書記,不久正式升任董事長,成為中國人保新任掌門,集團公司也迎來了“羅王配”時期。
與王廷科低調務實風格截然相反的是,羅熹一上任便火力全開,喊出了各種口號,如人保要“重回行業C位、躍居全球一流”,特別是在人員管理上,更是毫不手軟,不僅將前任的堅持大個險戰略,轉向高端人才、高端產品、高端客戶的“3411工程”戰略翻篇,反而在集團內部實行了硬碰硬的人才調整戰略---“湘江突圍”和“三灣改編”。
彼時,一系列高能動作下,雖然為集團縮減了不少人力成本,也相應調整了業務結構,一些經營指標有所改善。然而,適得其反的卻是,很多基層員工認為改革后,不僅越來越卷了,而且自身績效縮水嚴重,無幸福感可言,背負壓力也很大。由此,業內毫無意外的給羅熹貼上了“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等標簽。
不過,結合當時人保面臨的內外交困,以及保費增長低迷的現實境遇下,其實也不難理解羅熹這種急于求成,較為激進的做法。
但欲速則不達,這種較為急躁為了迅速打開局面而簡單粗暴地訴諸于 *** ,由于缺乏審時度勢的遠見,顯然會滋生出反噬自身的火苗。
果不其然,2023年2月5日和6日,因為人保壽險和人保財險分別曝出“學金句”和“禁酒令”事件,經 *** 迅速發酵后,引起軒然 *** 。
12天后,也就是在2023年2月17日下午,羅熹被迫“下課”,當時在中國人保召開的黨委擴大會議上,宣布中央決定:免去羅熹同志的中國人保黨委書記職務。
時隔兩個多月后,當年4月21日,王廷科升任中國人保黨委書記,并在6月份核準獲批成為中國人保集團董事長,承擔起了將人保拉出輿論漩渦困境的艱巨任務。
而隨著王廷科的接棒而上,2023年7月1日,時任中國人壽集團副總裁、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趙鵬進行迅速“補位”,調任中國人保黨委副書記、擬任總裁。自此,中國人保告別短暫而又多事之秋的“羅王配”時期,切換到“王趙組合”的新階段。
可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隨著人保的不斷成長,以及管理幅度越來越大,接棒的董事長、總經理年齡也越來越長,但與之而來的卻是任期越來越短。
據了解,中國人保新掌門的人選待定,目前暫時由趙鵬任臨時負責人。而按照此前公司慣例,黨委書記的職位變動往往伴隨著董事長職位的調整。那么接下來,誰將手捧王廷科“接力棒”擔任中國人保集團新掌門,備受市場關注,這一切尚待官方揭曉。
頻繁換帥下戰略邏輯開始生變
中國人保將駛向何方?
誠然,如果辯證來看,高管作為公司經營的核心,在公司的戰略制定、可持續發展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頻繁調整能夠為自身帶來新鮮“血液”,進一步增加經營活力和戰略政策的持續推進。于當今的中國人保而言,這樣的體現也是尤為明顯。
就拿王廷科為例,在其剛升任董事長之時,就曾在2023年中國人保半年工作會議上公開表示道:“公司要務實推進卓越戰略實施,并在下一步戰略實施中,要將八項戰略服務、十二個戰略工程和系列戰略項目作為該戰略順利達成目標的核心抓手。同時,也要加快構建保險+服務+科技的新商業模式,深化體制改革創新。”
不難發現,“務實”這一詞,再次貫穿了王廷科對穩步推進公司經營戰略的始終,也符合當下行業戒驕戒躁,穩健發展的主旋律。
不僅如此,在上個月中國人保剛剛召開的2024年半年工作會議上,王廷科作為代表發言,其中重點提出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聚焦于“六個方面”,實現改革工作順利有序推進。此外,對下半年經營管理工作重點進行展望,他也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將聚焦活力提升深化機制改革,著力優化選人用人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基層賦能機制。
顯然,對比此前羅熹提出并強硬實施的人保財險“三灣改制”和人保壽險“湘江突圍”改革,王廷科所提倡的基層賦能機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也被業內解讀為,王廷科將之前較為激進且不合時宜的戰略方針推倒重建,引導中國人保真正做實基層,才能真正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來。
實際上,王廷科的改革之心,也能從近期更換公司LOGO這一事件中窺見一二。
6月21日,中國人保突然宣布,近日已完成內部審批程序,決定恢復羅熹任職之前的公司LOGO、簡稱和司慶日。
當時,業內外普遍解讀為,這體現了羅熹被免職后,中國人?,F任管理團隊去“羅熹化”的決心,也令中國人保系統和業界對于中國人保的變革充滿期待。
如今,才過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王廷科突然離任,這讓中國人保下一步的發展驟然充滿了未知數。
“路遙知馬力,歲寒知松柏”,站在中國人保改革轉型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接下來將會由誰繼續帶領公司”披荊斬棘”、“揮斥方遒”,我們且行且看。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