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光伏新裝機或達520GW 產業出海正從“淺綠走向深綠”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實習生孫晨陽 嘉興報道
今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有多少?中國光伏產業新一輪出海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中國光伏綠色供應鏈大會上,S&P Global標普全球首席分析師胡丹表示,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達到520GW,而中國將超過240GW,市場份額將占到全球市場的43%。
“中國市場仍然是全球光伏市場發展的基石。”胡丹也指出,今年中國光伏以及全球光伏的發展將面臨一些不確定性。
“目前光伏行業無序擴張重復布局等問題已經顯現,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會對產業產生嚴重影響。”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理事長金書波坦言,原材料產品價格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不少企業由此也受到重創。
根據數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價格下滑超40%,電池片、組件價格下滑超15%。就其中的組件環節而言, *** M光伏分析師王雯綺認為,目前組件價格更看重其市場供需格局。“就2024年上半年組件庫存情況來看,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上半年組件仍然處于累庫的趨勢。”
實際上,近些年來光伏業內呼吁產業回歸理性發展的聲音并不少。
“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年初光伏產業鏈會達到筑底的情況,此輪周期多長還是取決于‘供’和‘給’兩軸。”通威股份總裁助理蕭圣義呼吁行業回歸理性,守住成本底線,并指出技術研發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光伏企業要用新的思維打破現有的窠臼。
而在中信博董事長、總裁蔡浩看來,任何存量市場都有差異化的增量機會,要以差異化在存量市場找增量。“要維護好行業的生態發展,避免低價競爭,就要從眼前交易的低價競爭向總成本競爭力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投入產出效率轉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全面、最完整的光伏供應鏈,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指出,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中國光伏正在進行產業鏈的全球化布局。但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海外政治環境、國家間法律政策可能每年都在變化,企業出海的法務儲備有時候也難以跟上節奏。“產業鏈協同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該人士還提醒,雖然有些企業在出海前喊著要“抱團”,但是真正落地時也會被“搶業務”蒙蔽雙眼。
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代表處商務部主任姚娟娟則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我國光伏供應鏈出海應該給予一些可持續發展指標的關注。
尤其是全球首個碳關稅機制——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出現,或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出海從“淺綠走向深綠”。
此外,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1401ESG管理體系標準技術組主席周國銀還認為,光伏行業的ESG發展要遵守基線,守住底線,杜絕紅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相較于《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今年7月工信部在對《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中就新增了“鼓勵企業開展ESG信息披露工作”的內容。
事實上,對任何行業來說,可持續發展并不只是純投入的事。
“瑞典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碳達峰,2018年其溫室氣體排放量較90年代初減少了27%,但是GDP增長了87%。”姚娟娟認為,可持續發展是可以推動經濟增長,因此推動光伏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來說應得到足夠重視。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