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兩年再預虧,深圳新星折價“割肉自救”、擬剝離部分六氟磷酸鋰項目資產
連續兩年虧損后,深圳新星(603978)今年上半年再預虧。面對近年來導致業績虧損的“罪魁禍首”即六氟磷酸鋰業務,深圳新星宣布“割肉自救”、擬折價以1.60億元的價格剝離部分六氟磷酸鋰項目資產,包括已投產的一期以及二期生產線相關的機器設備,以聚焦金屬材料加工主業,以改善財務狀況。
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折翼”
連連虧損后“割肉自救”
當下,新能源汽車價格“內卷”不休、動力鋰電池電芯價格大幅下滑。受供需失衡影響,上游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目前的價格相較2021年的峰值,已經下跌八成左右。上海鋼聯(300226)8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上次持平,均價報8.05萬元/噸。而在2021年高峰時,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高達50萬元/噸。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布局者,深圳新星于2021年開始布局新能源鋰電池材料行業,在子公司松巖新能源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巖新能源”)投資建設六氟磷酸鋰項目。需要注意的是,六氟磷酸鋰主要用于新能源鋰電池電解液的生產制造。截至去年年底,一期、二期均已投產銷售,三期預計今年6月達到投產運行狀態。不過,無奈行業下行周期影響,如今,深圳新星卻被迫“割肉自救”。
7月31日,深圳新星披露《關于全資子公司資產 *** 的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松巖新能源擬將六氟磷酸鋰項目一期3,000噸生產線、二期2,000噸生產線相關的機器設備、勞動力以合法方式轉移到松巖新能源全資子公司贛州市松巖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的公司”)。資產轉移完成后,松巖新能源將標的公司100%股權 *** 給公司參股公司江西省匯凱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凱化工”),資產 *** 價款為16,000萬元(即1.60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交易標的資產為全資子公司松巖新能源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六氟磷酸鋰項目一期生產線、二期生產線相關的機器設備。根據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中水致遠評報字[2024]第 220075 號),六氟磷酸鋰項目一期、二期生產線相關的機器設備評估價值為16,340.86萬元(約1.63億元)。經雙方協商,本次資產 *** 定價為16,000萬元(即1.60億元)。因此,這次出售資產為折價出售。
對于出售該設備,深圳新星表示,近年來,由于六氟磷酸鋰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六氟磷酸鋰業務板塊持續處于虧損狀態,且短期內經營業績很難有較大的改善。為提高公司整體經營效率,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聚焦優質主營業務,改善財務狀況,公司全資子公司擬剝離部分六氟磷酸鋰項目資產。
從財報來看,2021年-2023年,深圳新星的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錄得:0.08億元、-0.57億元、-1.4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深圳新星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500萬元到-5,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增加596.68萬元到1,596.68萬元。2024年半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8,000萬元到-7,000萬元。
而這個虧損預告主要原因仍要歸咎于六氟磷酸鋰業務。深圳新星表示,2024年半年度公司業績持續虧損,主要系六氟磷酸鋰受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及下游客戶需求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導致產品業績虧損。同時,本期鋁箔坯料項目產銷量大幅增加,流動資金需求較大,銀行借款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同比增加較大。
曾7億元規劃年產1.5萬噸項目
如今不到三年變賣設備
對于深圳新星而言,進入新能源鋰電池材料行業曾經是一個業績改善的機遇。2020年,深圳新星2020年歸母凈利潤、歸母扣非凈利潤同比均大幅下滑,分別下滑70.16%、下滑69.08%,錄得2017年上市后最差盈利,亟需尋找新增長機會以扭轉業績。
2021年,深圳新星找到了機遇。在當年度報告中,深圳新星提及,公司積極抓住新能源鋰電池市場發展的良好機遇,布局鋰電材料六氟磷酸鋰領域,憑借近30年的氟化工生產經驗,組建專業的技術團隊,依托成熟穩定的工藝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在子公司松巖冶金投資建設年產15,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生產六氟磷酸鋰同時產生的廢酸,可以循環利用降低鋁晶粒細化劑等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公司主營業務形成較強的協同作用。
具體來看,深圳新星2021年11月公告,規劃擬以7.00億元在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松巖工業園投資建設年產1.50萬噸六氟磷酸鋰建設項目,中試生產線已于2021年12月投產,一期3,000噸生產線已于 2022年9月投產,二期2,000噸生產線已于2022年12月底投產,三期7,000噸生產線尚未投產。
從業績上來看,深圳新星的核心財報數據確實得到了明顯改善。2021年度,深圳新星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錄得:39.51%、2.33%。不過,由于本年研發支出、可轉債利息攤銷以及股權激勵費用同比大幅增加,歸母扣非凈利潤同比還是大幅下滑69.17%。
另外,2022年,深圳新星六氟磷酸鋰年產能達到5,800 噸,實現產量1,239.50噸,同比增長3,191.94%,實現銷量 860.51噸,同比增長5,416.06%,實現銷售收入21,335.64萬元,同比增長 2,826.59%,毛利總額7,360.15 萬元。
然而,隨著六氟磷酸鋰及氟化鋰價格的下跌,深圳新星2022年度開始計提存貨跌價、以及步入虧損。其中,2022年度報告顯示,從2023年3月開始,六氟磷酸鋰及氟化鋰價格進一步下跌并且已低于公司期末結存成本,基于謹慎性原則,根據會計政策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6,392.81萬元。2023年度報告顯示,從2024年1月開始,六氟磷酸鋰及氟化鋰價格進一步下跌并且已低于公司期末結存成本,基于謹慎性原則,根據會計政策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435.12 萬元,并對六氟磷酸鋰項目投入資產進行資產評估,根據會計政策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979.00 萬元。
同時,對于2023年度的虧損,深圳新星表示,主要系六氟磷酸鋰受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行業競爭加劇及下游客戶需求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2023 年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導致六氟磷酸鋰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同時新增借款導致財務費用同比上升所致。
如今,從六氟磷酸鋰于2021年12月投產至今,還不足三年,深圳新星已經開始變賣部分相關設備,令人唏噓。
未來,隨著上述設備的出售,虧損資產剝離后,深圳新星能否盡快走出虧損的“泥潭”,有待后續關注。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深圳新星核心營收來源的鋁晶粒細化劑產品去年度的營收同比下滑8.93%,銷售量同比下滑3.75%。截至8月1日下午收盤,深圳新星收跌0.33%。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