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引發美國電力擔憂:清潔能源裝機量下降或威脅AI事業
財聯社7月4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國會已經通過《大而美法案》,這意味著只要經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簽署,該法案就將生效。而這對于美國電力行業來說,并不值得慶賀。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bigail Ross Hopper表示,該法案將導致電費上漲、制造工廠關閉、美國數千個建筑崗位流失,并削弱電網。
在《大而美法案》中,所有在2027年底前未上線的清潔能源項目的稅收抵免將被取消,而2026年6月前破土動工的項目則仍可享受稅收抵免。對于清潔能源行業來說,稅收抵免是其控制項目成本的關鍵支持,一旦失去這一財政資源,行業可能面臨嚴重的危機。
Hopper因此警告,《大而美法案》將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破壞美國的能源未來,并影響推動美國經濟發展和加強國家安全的產業,從而打亂美國在科技競賽中的節奏。
電價上升&AI發展受阻
根據標普全球商品洞察的預測,美國清潔能源行業可能將大多數項目的完工期限提前至2027年,但這可能導致未來10年美國清潔能源項目的建設減少約20%。而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可再生能源占去年美國新增發電量的近90%。
標普全球氣候市場與政策分析主管Roman Kramarchuk,這項法案意義非凡,清潔能源減少項目減少20%,意味著美國總的新裝機容量差不多將減少20%,這將導致美國電力成本上升。
更讓業界感到擔憂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熱潮,全美數據中心的興起正在對美國電網形成越來越大的挑戰,這要求美國不斷增加裝機容量以配合技術的發展。
據國際能源署 (IEA) 預測,美國電力需求在過去幾十年相對停滯,但美國電力消耗將在2023年至2035年間飆升25%,在2023年至2050年間飆升約60%。
大型公用事業和電力開發商NextEra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John Ketchum估計,僅靠燃氣發電量甚至無法滿足20%的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盡管近年來美國國內頁巖氣產量創下紀錄,但將天然氣轉化為電能所需的渦輪機成本卻越來越高,且由于供應鏈挑戰,天然氣的產量也不足。
愛迪生電力協會董事長兼Exelon首席執行官Calvin Butler對此表示,美國必須建設新的發電設施,且必須考慮所有新技術,包括核能、天然氣、風能及太陽能。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