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尼?艾維與 OpenAI 的合作該給蘋果敲響警鐘了
喬尼?艾維(Jony Ive)與 OpenAI 的合作注定會在蘋果內部引發強烈震動,尤其是在其設計團隊人才流失、人工智能領域進展緩慢的當下。此外,蘋果計劃在明年年底推出類似 Meta 的智能眼鏡,而特朗普則威脅對智能手機征收 25% 的關稅。展望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我們將披露蘋果操作系統重新設計計劃的最新細節,以及其可能公布的最重大 AI 聲明。
核心焦點:艾維與 OpenAI 的合作沖擊蘋果護城河
近年來蘋果陷入增長停滯已是不爭的事實。盡管每年售出數億部 iPhone,用戶基數超 20 億,甚至仍能推出突破性產品(如 Vision Pro 雖未商業化成功,卻堪稱技術里程碑),但深入觀察便會發現隱憂:
盡管蘋果尚未為此付出重大代價 ——iOS 生態仍是科技界黏性最強的護城河,硬件競爭對手(如三星、谷歌、Meta)也未能充分利用 AI 優勢,但這一窗口期正在關閉。數十年來,蘋果首次面臨科技行業頂端地位的真正威脅,而上周 OpenAI 與設計師艾維的合作更讓蘋果的困境凸顯:
WWDC 前瞻:系統設計翻新 vs AI 緩慢前行
6 月 9 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將面臨難以忽視的現實:
操作系統大改款 “Solarium”:
新界面以 “日光室” 為靈感,設計更簡潔現代,大量借鑒 visionOS(使用過 Vision Pro 的人會發現,它比現行 iOS、iPadOS 和 macOS 更清新)。今年的核心主題是全系統一致性與統一性,Mac 和 iPad 的交互邏輯將更趨同。
AI 進展:溫和試水而非顛覆:
政治壓力:特朗普關稅與蘋果的兩難處境
蒂姆?庫克與特朗普的最新會晤似乎并不順利。不到半年前,庫克還對特朗普重返政壇表示歡迎,并出資 100 萬美元支持其就職典禮,期待后者助力蘋果業務并制衡歐盟監管。但近幾個月,特朗普的政策已打壓蘋果股價并迫使其調整策略,例如將更多銷往美國的 iPhone 生產從中國轉移至印度。
深度問答:從 CarPlay 到 AI 機器人的未來
問:如何看待 CarPlay Ultra?
答:盡管功能強大,CarPlay Ultra 目前仍令人失望。2022 年發布時備受期待,蘋果稱將適配多家車企,粉絲期待通過統一界面控制空調、收音機、座椅等功能。但為每款車定制開發的冗長流程使其淪為小眾技術 —— 如今需花費數十萬美元購買阿斯頓?馬丁才能體驗,堪稱蘋果史上最難以普及的產品。我仍希望該系統能進入低價車型并最終普及,但從頂級豪車起步對一家大眾消費公司而言并非明智之舉。
問:蘋果曾考慮收購喬尼?艾維的公司嗎?
答:艾維與蘋果的分手并非完全和平,蒂姆?庫克的風格也不會通過收購向市場暗示 “需要艾維回歸”。此外,蘋果史上收購金額從未超過 30 億美元,很難想象為一家尚未推出產品的公司開出雙倍價格。更微妙的是,該初創公司許多設計師和工程師曾任職于蘋果,收購可能徒增尷尬。盡管艾維回歸可能讓人聯想到喬布斯 1990 年代末(蘋果收購 NeXT 后)的回歸,但這對雙方而言或許只是白日夢。
問:蘋果的 AI 桌面機器人最新進展?
答:代號 J595 的設備已成為蘋果開發 AI 中心設備的核心項目,定位為智能家庭顯示器,尺寸類似小型 iPad,可通過機械臂在桌面移動,并計劃賦予其獨特 AI 人格。公司希望盡快推向市場,但遇阻:低端版本(無機械臂、代號 J490 的智能屏幕)因 Siri 問題延遲,最早可能年底上市(仍存疑),機器人版本則需一兩年后。為加速 J595 落地,部分激進功能已被剝離,可能在后續機型中推出。
結語:蘋果的生死時速
科技行業從無永恒的護城河。正如蘋果服務負責人埃迪?庫伊(Eddy Cue)在政府反壟斷案中所言:“新技術涌現,新公司崛起, incumbent(在位者)難以應對。” 盡管 iPhone 短期內無憂,但艾維與奧特曼的合作敲響了警鐘:AI 正成為與二十年前多點觸控同等重要的基礎技術,并催生以即時信息獲取和語音交互為核心的新設備浪潮。
蘋果已站在十字路口:若想引領下一個計算時代,必須果斷行動 —— 重振 Apple Intelligence 平臺、推出顛覆性硬件、打造 “下一個 iPhone”,而這一切都需在競爭對手之前完成。正如庫伊所言:“在科技行業,你必須每天努力贏得用戶。二十年后人們可能仍需要牙膏,但很難說十年后是否還需要 iPhone—— 盡管這聽起來很瘋狂。”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