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合肥市屬上市公司,擬7億開啟并購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IPO日報?
一家合肥市屬國有上市新材料企業,擬花7億元進行一場收購。
日前,安徽國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風新材”,000859.SZ)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施克煒等10名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張科技”)4626.38萬股股份,占金張科技庫存股注銷后總股本比例為58.33%。本次交易完成后,金張科技將成為國風新材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價格為7億元,同時公司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來源:張力
產業鏈整合
近年來,國風新材正在不斷“填寫自己的轉型清單”。
2018年以前,國風新材的業務主要以塑料薄膜生產為主,產品主要應用于包裝、建筑等領域。2019年,國風新材探索新材料領域,2022年國風新材的光學級聚酯基膜項目、功能性聚酯薄膜生產線等開工建設。
現在國風新材開啟了新的探索之路。
在國風新材看來,本次并購金張科技,其將實現產業鏈整合,在生產能力、市場布局、產品結構等方面形成協同效應。
具體來說,國風新材聚焦高分子膜材料、光電新材料、聚酰亞胺材料、綠色環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等五大產業,而金張科技主要產品為光學功能膜材料、偏光片離型膜、OCA光學膠、大規模集成電路功能膜材料等,主要應用于新型顯示、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領域。二者處于新材料產業鏈上下游,且最終應用市場多有交叉,后續有望在研發、運營、采購、市場、客戶等方面協同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標的公司專業從事消費電子、新型顯示、大規模集成電路等領域用功能性涂層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隨著5G技術的推廣和消費電子產品的普及,新型顯示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國風新材通過并購,可以更好地抓住這一市場機遇,擴大市場份額。
國風新材當前超七成收入來自包裝薄膜、塑料型材等傳統業務,其主要從事生產經營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等包裝膜材料,通過此次并購,國風新材或能更好地抓住“新型顯示技術”這一市場機遇,擴大市場份額。
優勢互補
資料顯示,國風新材是合肥市屬國有上市新材料企業,1998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深度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電新材料、聚酰亞胺材料、綠色環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等五大產業,是集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完整體系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從財務狀況來看,國風新材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60億元、22.35億元、23.1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0億元、-2863.42萬元、-6972.25萬元,面臨著一定的財務壓力。
本次交易完成后,國風新材將實現對金張科技的控制并表和產業整合,有利于上市公司在產業布局、產品結構等方面實現協同優勢,有效推動雙方在新材料領域構建產業鏈優勢互補、價值鏈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標的公司也存在著“上市需求”。
據了解,金張科技在2020年一度向創業板上市發起過沖刺,但當年12月,金張科技主動向深交所申請撤回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文件,深交所因此終止了對金張科技的IPO審核。
此次并購,或是雙贏。
國風新材表示,本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認購方包含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因此,根據《重組管理辦法》《上市規則》等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相關規定,本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構成關聯交易。
國風新材也強調,本次交易完成前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均為產投集團,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合肥市國資委。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增值率128.11%
公告顯示,以2024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選用收益法評估,金張科技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2.13億元,增值率為128.11%;確定標的資產即金張科技58.33%股權的交易價格為7億元左右;其中股份支付金額為3.64億元,占比為52%;現金支付金額為3.36億元,占比為48%。
同時,本次交易還有業績承諾、補償安排及超額業績獎勵。具體來看:一是金張科技2025年度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8510萬元;二是金張科技2025年度與2026年度累積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1.83億元;三是金張科技2025年度、2026年度與2027年度累積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3.01億元。
公告也披露了金張科技經審計的財報。
2023年、2024年,金張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分別為5.75億元、6.5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091.99萬元、7218.77萬元。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