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密集落子具身智能賽道
【導語】4月7日,三家上市公司宣布加碼具身智能賽道
近期,具身智能領域迎來上市公司密集布局。
4月7日晚間,杰創智能發布公告表示,為加速產品型業務升級,同時為加快具身智能業務的發展,公司擬成立控股子公司廣東杰創機器人有限公司。
同日,均普智能宣布,旗下均普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寧波普智未來機器人有限公司。此外,均勝電子宣布與智元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規模化量產。就在四天前,寧波均勝具身智能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剛剛成立,注冊資本為3.6億元人民幣,由均勝電子全資子公司寧波均智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3月以來,杰創智能、均勝電子、均普智能、東陽光、臥龍電驅、雷迪克、萬馬科技、綠色動力、福達股份等A股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戰略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切入或加碼具身智能賽道,涵蓋技術研發、硬件升級、投資合作、場景應用等方向。
公開資料顯示,3月份,福達股份以1.05億元收購長坂機器人科技35%股權,此次投資為加速開拓人形機器人、智能裝備等業務;雷迪克設立浙江雷鳴機器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東陽光則與智元機器人、武漢東湖高新區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聚焦工業、養老陪護等場景。
作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及的“未來產業”,具身智能正迎來政策密集發力期。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聚焦10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建設一批應用體驗中心和試驗驗證中心。
各地政府隨即出臺配套政策:武漢東湖高新區規劃建設全國最大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深圳推出“訓力券”制度支持企業算力采購,北京則設立百億元級產業基金重點扶持核心部件研發。
畢馬威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代表形態之一,市場前景廣闊。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32.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達45.5%。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