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證資管總經理張鋒離職 任職三年九個月資管規模縮水引關注
近日,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總經理張鋒因個人原因離任,結束了其三年六個月的任期,董事長楊斌代任總經理職務。值得關注的是,在其任職期間,這家曾以主動權益投資見長的老牌資管機構,管理規模不增反降,引發業內對東證資管戰略定位與市場競爭力的討論。
楊斌,曾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管 理處科員,上海證管辦稽查處、稽查局案件審理 處科員,上海證管辦案件調查一處副主任科員, 上海證監局稽查一處、機構二處主任科員、機構 一處副處長、期貨監管處處長、法制工作處處長,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稽核總部總經理、合規法 務管理總部總經理、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 風險官、合規總監、副總裁。現任上海東方證券 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鋒,碩士研究生,2021年8月至2024年4月擔任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此前,他曾在多家金融機構任職,包括上海財政證券公司、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還擔任過東方紅資管基金投資部總監、私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公募集合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以及東方紅資管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等職。
張鋒任期回顧:規模逆勢下滑,業績承壓
公開資料顯示,張鋒于2021年08月20日接任東證資管總經理一職,此前他曾在東方證券體系內擔任研究所副所長、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等職,是公司內部培養的核心骨干之一。然而,其掌舵期間,東證資管的資管規模從2021年8月約2541億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1654億元,縮水幅度超34%。
這一表現與同期公募基金行業整體規模增長形成反差。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5年3月,國內公募基金規模從25.32萬億元攀升至32.58 萬億元,增幅近28%。
業內分析認為,東證資管的規模下滑可能與多重因素相關,主要包括主動權益投資遇冷和創新業務滯后。作為以主動管理能力著稱的機構,東證資管曾憑借陳光明、林鵬等明星基金經理打造出多只“爆款”產品。但隨著核心投研人才的流失以及市場風格轉向量化、被動投資,其權益類產品規模持續收縮,新發基金反響平平。此外,公募化轉型遲緩也是一大問題:2019年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啟動后,盡管東證資管較早獲批資格,但產品線拓展速度不及招商資管、中信證券等同行,在養老FOF、REITs等創新領域布局不足。某券商資管人士匿名評論稱:“東證資管過去依賴‘精品店’模式,但在行業馬太效應下,中小機構若不能快速補齊短板,極易陷入‘強者恒強’的困局。”
人事震蕩與戰略迷途
張鋒的離職并非孤例。近年來,東證資管多次經歷高管變動,包括董事長、副總經理等核心職位的調整,管理層穩定性備受考驗。這是繼王國斌、陳光明、任莉、林鵬等“靈魂人物”陸續離職后,又一位離開的高管。與此同時,公司戰略方向亦顯模糊:既未完全轉向以固收為主的“穩規模”路線,又在權益投資上難以重現昔日輝煌。
有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股東方東方證券對資管板塊的期望較高,但近年業績壓力導致內部對戰略重心存在分歧,“如何平衡長期投資理念與短期規模訴求,成為管理層的一大難題”。
目前,東證資管尚未公布新任總經理人選。有報道稱,國信證券副總裁、國信資管董事長成飛即將擔任東方紅資產管理總經理一職。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兩點:若由內部提拔,能否延續投研基因并推動產品創新?若引入“外援”,是否會轉向更保守的固收策略,或加速布局財富管理?后續我們將繼續跟進。
(本文Ai輔助,根據公告及wind數據整理而來,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