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平安等險資入場黃金市場,首批交易正式落地
險資購金成為現實。
3月25日,澎湃新聞從多家保險公司獲悉,今日,中國人壽(601628.SH,2628.HK)于上海黃金交易所完成了國內保險機構的首筆黃金詢價交易,平安人壽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完成了國內保險機構首筆上海金交易。另有兩家保險公司分別完成了首筆場內競價交易和首筆場內大宗交易。
上述交易標志著國內保險公司正式開啟黃金投資新篇章,醞釀多時的險資購金終于從規劃走向了現實。
中國人壽方面表示,未來將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理念,堅守穩健審慎的投資風格,發揮好黃金在優化組合、對沖風險、抵御通脹等方面的獨特配置價值,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投資組合的長期風險收益比率。
平安人壽方面表示,高度重視這一歷史機遇,將積極研究黃金業務的投資配置規劃,以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險資購金在優化險資資產配置、提升潛在收益、推動人民幣黃金市場發展、完善人民幣黃金定價功能等方面具有積極影響。一方面,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具有抗通脹能力和保值功能。黃金投資有助于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優化保險資產配置結構,推動保險公司進一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另一方面,險資的入場也將為黃金市場帶來更多長期資金,為黃金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將進一步增強人民幣黃金市場集聚性和穩定性,完善人民幣黃金定價功能和資源配置能力。
今年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決定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10家保險公司成為首批試點單位。試點保險公司可以中長期資產配置為目的,開展投資黃金業務試點。試點投資黃金的范圍為: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黃金現貨實盤合約、黃金現貨延期交收合約、上海金集中定價合約、黃金詢價即期合約、黃金詢價掉期合約和黃金租借業務。
3月24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通知,同意吸收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