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分光式”分紅15億 回饋股東還是透支未來?
2024年,東阿阿膠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雙增的亮眼成績單,卻在利潤分配和戰略布局上引發市場爭議。公司年報數據顯示,其全年營收59.21億元,歸母凈利潤15.57億元,但高達15.55億元的“分光式”現金分紅幾乎耗盡全年利潤。業績增長的背后,銷售費用激增、研發停滯、庫存隱憂等問題浮出水面,控股股東華潤系更成為分紅盛宴的“頭號受益者”。
分光利潤:短期狂歡還是長期透支?
東阿阿膠2024年擬派發現金紅利約15.55億元(含中期分紅),占全年歸母凈利潤的99.7%。盡管公司強調“重視股東回報”,但近乎清空利潤的分配模式,引發市場對其未來資金儲備的擔憂。截至2024年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50.15億元,看似充裕,但若持續高比例分紅,或將擠壓研發投入、新品布局等長期戰略資金。尤其在新賽道拓展中,男士滋補品牌“皇家圍場1619”尚需市場培育,依賴現金流輸血之時,“分光”策略或埋下隱患。
銷售費用激增:高投入能否換回持續增長?
年報中更為刺眼的數據是銷售費用——2024年同比增長32.77%至19.73億元,遠超營收25.57%的增速。公司解釋稱“加大品牌曝光及推廣投入”,但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營收)攀升至33.3%,創近五年新高,反映其市場推廣效率或已邊際遞減。相比之下,研發費用僅微增0.33%至1.74億元,占營收比例不足3%,與醫藥行業平均研發強度(約5%-10%)差距明顯。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能否支撐其“阿膠+”多元化戰略?市場存疑。
庫存與大股東套現風險
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貨達9.26億元,雖同比有所下降,但阿膠產品保質期限制(通常為5年)仍可能帶來減值壓力。此外,控股股東華潤系合計持股33.49%,按分紅方案將獲超5億元現金,近三年累計分紅中,華潤系或已攬獲逾15億元。大股東高比例分紅獲利與中小投資者回報訴求間的平衡,可能成為公司治理爭議點。
結語:高增長下的“阿膠悖論”
東阿阿膠的業績回暖值得肯定,但過度依賴分紅提振股價、銷售費用高企及研發投入不足,暴露出其增長模式的脆弱性。若未來阿膠主賽道增長見頂,新品類未能打開局面,公司或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關注分紅盛宴的同時,更需警惕短期利益與長期價值的博弈。
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