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啟示錄:真正的創新價值終將穿越周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在創新藥行業經歷周期調整的背景下,百濟神州交出了一份令市場振奮的成績單。2024年,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56.2%至272.14億元,產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長74.1%,核心產品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突破188.59億元,同比增長106.4%。公司正在以“中國創新”重構全球BTK抑制劑市場版圖。
百濟神州的國際化戰略是其最顯著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在中、美、歐三大市場同步推進產品商業化,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超過60%,成為少數實現創新藥全球化銷售的中國藥企。多元化的區域布局有效對沖了單一市場政策風險,國際化收入結構的確立標志著公司從“出海成功”邁向“全球扎根”。
從產品角度看,澤布替尼(BTK抑制劑)是公司全球化的標桿產品。2024年,其全球銷售額達188.59億元,同比增長106.4%。其中美國市場貢獻138.90億元,同比增長107.5%,歐洲市場增長195.4%至25.64億元。這一增長得益于澤布替尼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等適應癥中的臨床優勢。
BTK抑制劑的研發上市對于血液瘤的治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如一線和復發難治CLL/SLL患者已從免疫化療逐步轉為BTK靶向療法。根據最新的NCCN指南更新,CLL/SLL的治療目前主要依賴于分子靶向藥物,特別是新一代BTK抑制劑和BCL-2抑制劑。目前這兩類藥物為指南中的優先推薦治療。
目前已經獲批上市的BTK抑制劑有伊布替尼(強生/艾伯維)、阿可替尼(阿斯利康)、澤布替尼、奧布替尼(諾誠健華)、替拉魯替尼(吉利德/小野)、吡托布魯替尼(禮來)。其中,一代BTK抑制劑伊布替尼2013年底在美獲批上市,2021年達到全球銷售峰值98億美元,然而在二代BTK抑制劑如阿可替尼、澤布替尼競爭沖擊下,2022年伊布替尼銷售額首度出現下滑,當期銷售額同比下降14.6%。
橫向對比來看,澤布替尼是目前唯一顯示出比伊布替尼有效的BTK。在與伊布替尼頭對頭臨床試驗中,澤布替尼在CLL/SLL患者中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優于伊布替尼,且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更低,成為美國CLL治療領域的首選藥物。
在2023年版美國NCCN指南中,澤布替尼推薦級別列為一類優先推薦,而伊布替尼在一線和二線慢淋治療由“優先推薦”更為“其他推薦”。國內市場中,四大適應癥全部納入醫保,市場份額穩居BTK抑制劑首位,業績基本盤穩固。
另一款核心產品PD-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百澤安?)表現同樣可圈可點,2024年銷售額達44.67億元,同比增長17.4%,在中國PD-1市場占據領先份額,其國際化進展同樣顯著。目前,替雷利珠單抗已在45個市場獲批,覆蓋胃癌、食管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等適應癥,并正在接受美國FDA對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審評。此外,與TIGIT抗體歐司珀利單抗聯用的三期臨床試驗正在推進中,未來有望進一步拓展適應癥范圍。
從在研管線看,公司后續儲備管線充足,2024年將13個新分子實體推進臨床開發階段,其中部分管線具備成長為大品種的市場潛力。
例如,在血液腫瘤領域,BCL2抑制劑Sonrotoclax聯用澤布替尼治療CLL的三期臨床試驗已完成患者入組,2025年有望提交加速批準申請。其單藥治療復發/難治性(R/R)CLL的客觀緩解率(ORR)達100%,顯著優于現有療法;在乳腺癌領域,CDK4抑制劑BGB-43395具有最佳CDK4/CDK6選擇性,臨床前效價顯著優于輝瑞同類產品,計劃2025年啟動三期試驗。
從財務數據看,盡管2024年公司仍虧損49.78億元,但虧損收窄幅度達25.8%。經調整后營業利潤轉正至5.28億元(2023年虧損51.76億元),顯示核心業務造血能力初現,公司距離盈利拐點已經越來越近。
從“Biotech”到“Biopharma”的蛻變,百濟神州的故事是“中國創新”走向全球的縮影。近年來,國產創新藥捷報頻傳,成績斐然,例如康方的PD1/VEGF 雙抗在國際多中心的頭對頭三期試驗中擊敗K藥、百利天恒、科倫博泰斬獲百億BD等等。當市場還在爭論創新藥企何時盈利時,國產創新藥企已用扎實的臨床數據和出色的商業化成果給出答案,真正的創新價值終將穿越周期。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