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狂歡,一日沉寂!比特幣暴跌10%,美國加密儲備難挽市場頹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華夏時報
比特幣始終在“過山車”上狂奔。
在經歷前一日的大漲過后,比特幣(BTC)在3月4日凌晨快速下跌,一度跌破8.3萬美元,最低至82420美元,24小時內最大跌幅超10%。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也隨之下跌,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據Alternative數據,3月4日,加密貨幣恐慌與貪婪指數由33降至15,市場情緒為“極度恐慌”。
截至發稿,比特幣最新價格為83882.3美元,日內跌幅為9.18%。Coinglass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球共有近30萬人被爆倉,爆倉總金額為10億美元。
“此次下跌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高波動性和脆弱性,短期內恐慌情緒可能繼續主導行情。”波場研究員Wilkie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加密貨幣市場的杠桿交易比例較高,高位追漲的投資者在價格回調時遭遇大規模清算,進一步放大了跌幅,多頭頭寸的集中爆倉也成為下跌的“加速器”。
“過山車”行情多次上演
3月3日,特朗普表示,他發布的關于數字資產的行政命令指示總統工作組推進建立加密貨幣戰略儲備,其中包括瑞波幣(XRP)、索拉納(SOL)和艾達幣(ADA)。隨后,他補充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ETH)將成為該貨幣儲備的核心。
消息一出,加密貨幣集體狂飆。比特幣重回9萬美元區間,最大漲幅超9%;以太坊漲超11%,XRP和SOL均漲超20%,ADA更是一度漲超70%。
對此,區塊鏈分析公司Nansen的首席研究分析師Aurelie Barthere表示,由于建立美國加密貨幣儲備需要漫長的審批程序,這種上漲可能是暫時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加密市場的漲勢僅維持了一天的時間。3月4日凌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開始集體下跌。其中,比特幣和以太坊均跌超10%;XRP、SOL和ADA跌幅均在20%左右,此前的漲幅已經基本蒸發。
對此,上海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學者王瀅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本次下跌的直接誘因是特朗普“加密貨幣入儲”言論引發的短期炒作退潮及杠桿多頭清算,而美聯儲降息預期推遲等宏觀因素放大了波動,比特幣與傳統金融資產(如美股)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削弱了其獨立性。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貨幣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頻繁發生暴漲暴跌。在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期間,受市場預期影響,比特幣價格從2024年11月初的6.5萬美元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飆升超10萬美元,短時間內屢次刷新歷史新高,隨后出現回調。今年1月底,比特幣再次突破10萬美元后,又出現持續下挫,最低跌至7萬美元區間。
根據Bitfinex發布的報告,比特幣在今年2月份暴跌17.39%,創下2014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2月。上周,比特幣波動劇烈,暴跌18.4%,至78617美元的低點,隨后反彈。與此同時,比特幣ETF的流出量也刷新歷史紀錄。
“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是市場特性之一。”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需具備風險意識,合理配置資產,避免過度投資。同時,關注宏觀經濟政策和監管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此外,投資者應選擇合規平臺進行交易,確保資金安全。
“加密戰略儲備”面臨挑戰
盡管特朗普高調宣傳自己的比特幣戰略儲備計劃,但機構們卻顯得十分謹慎。
華爾街投行伯恩斯坦發布的報告認為,比特幣作為美國政府“數字黃金”的地位是預期之中的。以太坊和Solana雖然是目前最常用的區塊鏈網絡,持有它們的原生資產有助于行業的增長,但主權國家將其納入儲備的理由并不明確。
報告認為,現實的路徑可能是,美國政府說服國會認為比特幣是新的數字黃金或全球價值儲存手段,金價重新評估或黃金儲備再分配是合理的。但伯恩斯坦的分析師認為,使用美聯儲資金或財政部資金購買其他區塊鏈資產是一個難以推銷的方案。
投資銀行TD Cowen也表示,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建立持有比特幣、以太幣、XRP、SOL和ADA的“加密戰略儲備”,這似乎缺乏協調,且資金來源不明確。
對此,王瀅波認為,將加密貨幣納入國家儲備或將吸引主權資金入場,但政治周期可能導致政策反復。同時,美國通過監管和稅收強化對加密市場的控制,試圖構建“加密美元霸權”,但實質是中心化力量對去中心化理念的侵蝕。
除特朗普高調“喊單”外,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止或暫停了前領導層發起的多項執法行動,也被視為監管向友好發展的信號。
2月27日,SEC與孫宇晨及其三家公司向曼哈頓聯邦法院提交聯合申請,要求暫停案件,以便探索潛在和解方案。3月3日,SEC已同意撤銷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的訴訟。3月4日,SEC已正式結束對Yuga Labs長達三年多的調查。
“加密市場在過去幾年中,每一年都有主要的敘事概念,并通過優質資產激發市場熱情,帶動上漲。”Wilkie表示,但近一年多來,加密行業缺乏共同關注的敘事,而此前備受關注的連接傳統行業和加密行業的現實資產代幣化(RWA)進展緩慢,在其他具體應用場景落地也存在不足。他認為,長期來看,若監管框架逐步明朗,如美國SEC加密工作組的推進且全球經濟環境改善,市場或將迎來修復機會。
自從現貨比特幣ETF獲得批準以來,加密貨幣已經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
“加密貨幣正從‘顛覆傳統金融的工具’蛻變為‘傳統金融的衍生品’,這一矛盾將長期存在。”王瀅波表示,傳統金融機構通過ETF吸走大量現貨,比如目前貝萊德持有超30萬枚BTC,導致市場流動性分層,加劇價格操縱風險。同時,ETF托管方,如Coinbase等機構集中控制代幣,這與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理念背道而馳,并可能形成系統性風險。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