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田軒:建議寬容失敗,鼓勵不拘一格降人才
專題:中國經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2025全國兩會財經特別報道
迎全國“兩會”?代表履職風采|以金融手段激勵科技創新 助民企增強信心!這位代表建議寬容失敗,鼓勵不拘一格降人才
來源:上觀新聞
聽全國人大代表田軒分析專業領域的金融數據,感覺既“燒腦”又直白。他從金融視角切入,直指目前民營企業進一步“大有可為”的關鍵。
作為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的學術研究瞄準金融與企業創新這一交叉領域,即研究如何通過金融手段和方法來激勵企業的科技創新,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兩會開啟在即,“術業有專攻”的田軒,準備提交的建議已經鎖定了“方向”,即如何通過制度優化更好地激發創業者、企業家的創新創業活力。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田軒談起時下幾個現象級創新產品:DeepSeek、宇樹機器人、《哪吒2》、胖東來,“這背后都是民營企業在起主要推動作用”。
“這說明中國已經擁有非常好的創新土壤?!碧镘幷f,“為什么有的民企信心不足,他們最擔心的還是營商環境問題”。
如何讓民企增強發展信心,敢闖敢拼?田軒認為,構建寬容失敗的制度環境,對于保護創新創業和企業家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理念來源于他對風險投資的研究——“失敗容忍度更高的風險投資能夠更好地激勵企業創新”。今年兩會,田軒準備提交一份針對商自然人(也就是商事主體的個人,包括個人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出資人或設立人等)的個人破產法立法的建議。
“頂尖創業者往往都是連續創業者,很多人第二次、第三次創業才成功,但是目前尚未出臺全國性的針對他們的個人破產法律法規,企業一旦經營失敗,創業者因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陷入困境,這不僅抑制了創業積極性,也與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導向背道而馳?!彼J為,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尤其是要保護那些誠實而不幸的創業者,為他們提供經濟重生機會,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活力。
田軒準備提交的另兩份建議也與營商環境相關,一份涉及風險投資對賭協議,一份關于優化私募基金稅收制度,“我們要呵護企業家精神,同時也要加大對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通過更優的制度設計,讓他們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p>
DeepSeek、宇樹科技等硬科技的橫空出世,引發對教育人才的反思。
“對創業者要提供寬容失敗的制度環境,對學術新人也要給不斷嘗試、試錯的機會。”田軒將他在資本市場的發現融入育人實踐,主張為學生打造一個包容、開放的學術環境,鼓勵“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能容得下那些具創新潛質的偏才、怪才,讓學生大膽充分探索,“當年錢鐘書數學只考了15分,依然被清華破格錄取,他也果然成為一名學貫中西的大文豪?!?/p>
田軒提到,目前高校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較為平均?!鞍渭馊瞬派伲筒焕趧撔?,我們應該為不同稟賦的人才提供契合自身特點的成長路徑,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田軒認為,要培養出那些敢于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頂尖人才,就需要更加靈活、多元的人才識別機制,同時為他們提供寬松的成長環境。
田軒代表常年在北京工作,但仍積極參加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代表們幾次赴杭州、蘇州、南京等地調研科技創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北京趕來的他均全程參與,每一站看得細致,問得深入。他說,“只要是代表履職活動,我基本上有召必應”。
田軒的履職建言,不僅有扎實的調研基礎,亦有專業學術“筑底”。梳理這兩年他提的議案建議,涉及科創金融、營商環境、資本市場、金融中心建設等一系列國計民生熱點問題,其中的一條主線也頗為明晰,即如何通過制度優化來激勵企業的科技創新,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這是他的專業優勢,也成為他撰寫建議的厚實底蘊。
“做全過程人民民主‘雙向奔赴’的堅固橋梁”,這是田軒對自己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使命的概括。他說,提的每一份建議都能得到及時的答復和反饋,有的已被采納并實施,令他全過程體驗從建議醞釀提出到政策措施落地的有效“閉環”,也讓他更加珍惜和把握好每一次建言獻策的機會,“良言,方能變良策”。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