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總院王德成:深度布局人工智能,提升工業母機新質生產力
專題: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
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2月22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啟航2025:新藍圖 新動能 新作為”。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成出席并演講。
王德成表示,中國機械總院切實扛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充分發揮轉制科研院所獨特作用,全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深度布局人工智能,加快推進工業母機、工業軟件、戰新產業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支撐實體經濟,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嘉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感謝大會安排中國機械總院做交流匯報。中國機械總院切實扛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充分發揮轉制科研院所獨特作用,全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深度布局人工智能,加快推進工業母機、工業軟件、戰新產業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支撐實體經濟,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一、以科技創新發展工業母機新質生產力
?。ㄒ唬嫿傇禾厣男沦|生產力。中國機械總院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幾代人懷抱工業強國初心、參與和推動我國裝備制造的每一次飛躍,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有力印證。新時代以來,中國機械總院緊緊圍繞科技創新這個核心,以賦能、引領、兜底為職責使命,以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為路徑,聚焦工業母機工業軟件,爭當“三個排頭兵”,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構建中國機械總院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表達式,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ǘ┐蛟祗w系化技術創新平臺。匯集10多個國家級創新機構,建成以北京懷柔科技創新基地為核心的多專業、跨地域聯動型創新體系,持續增強共性技術供給。優化整合行業地方研發力量,布局工業母機研發方向,創新平臺覆蓋國家三分之一以上省域,形成網絡化和系統化創新布局。
?。ㄈ┧茉炱放苹袠I服務。建成先進制造工藝及關鍵零部件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通過先進標準助力增強產業鏈韌性。建設國家級、行業級檢測中心,承擔國家新材料測試平臺區域中心建設,持續開展核心關鍵檢測技術研究與試驗能力建設。打造國家級智庫品牌,聯動中國工程院,持續發布制造強國指數,創立新型工業化指數,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判據。
(四)創造標志性硬成果。高質量推進央企攻堅工程,聚焦國防軍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30余型首臺套高端工業母機,真空成形、極限成形、復合成形、超精密加工等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技術實現國際性突破,面向航空發動機領域,自主研制1000T慣性摩擦焊接、8000T真空等溫鍛造、3500kg高純凈真空凝殼熔鑄等重大裝備,打破封鎖壟斷,有效支撐熱端部件高端優質制造。面向航天航空領域,自主研制3D復合材料成形、10KW真空激光焊接、100kg真空磁懸浮熔煉、1200T真空高溫超塑成形等重大裝備,實現進口替代,有效支撐高超飛行器、航天發動機等關鍵部件制造自主可控。自主開發40余種工業五基產品,研制高端齒輪、液壓件、鑄件、云MES等基礎部件系統,有效支撐大飛機、高速列車、白鶴灘水電站等重點工程。自主開發核級焊接、高端芯片鍵合封裝、增材制造粉末等系列新材料,實現進口替代。三年營收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40%,三年總資產和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60%,三年營收增幅超過十三五增幅總和;央企黨建責任制考核連獲A級,定點幫扶持續“好”評;近三年授權專利1100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98項,新增省部級創新機構37個,2023年榮獲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2項、銀獎各1項。
二、以深化改革釋放工業母機新質生產力
中國機械總院用好用足“改革關鍵一招”,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ㄒ唬┥罨耙辉簝芍啤眲撔麦w系。打造一組中式驗證基地,堅持四個面向,開展科技創新,堅持市場需求,強化成果轉化。打造以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何梁何利獎與杰出工程師獎獲得者、國家高端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家和國務院特貼等為主的專家團隊,有力支撐國家高水平共性技術研發能力。打造一組專業化業務,培育專精特新產業集群,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建設一組中試驗證基地,服務企業數萬家。
(二)加速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按照國資委原創技術策源地“三新”“四性”建設要求,聚焦國家戰略,圍繞先進成形、高端鑄造、新型焊接、表面工程等軟件、工藝、裝備開展攻關布局,四個國家實驗室全部通過科技部優化重組評估,三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全部納入發改委新序列,高質量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
?。ㄈ┷`行新型舉國體制。牽頭創建國家工業母機創新研究院,堅決落實國務院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聯動10余家央企,開展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問題研究;布局構建1+N產業基礎創新體系,有序推動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堅守戰略引領、技術引領、服務引領、軍民融合的公益性功能定位,做好重大專項的實施支撐與技術抓總。
(四)深化國企改革。全面開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9家改革專項工程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占集團比重70%以上。加快推進成果轉化,“十四五”實現4家子企業IPO上市,打造一批細分領域排名前列專精特新企業。由全面發力、全面深化邁向全面對標工業母機與工業軟件高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ㄎ澹┞浼氁惶兹瞬艡C制。開展“三支持”“三獎勵”“三保障”,強化創新機構負責人專責,夯實優秀科技人才隊伍培養機制,強化院士儲備與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自主培育,建設戰略科學家隊伍,集團現有創新團隊46支、杰出復合型專家110人、杰出科技專家109人,國家級人才入選118人,高技能人才40人,近三年新增千人、萬人等各類高端人才1000余人。打造工業母機創新方向特色研究生院,入選中組部首批工程碩博士培養試點單位,與清華大學等13所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在讀碩博研究生達540人,工程碩博招生規模三年增幅134%,自培學術類碩博士研究生規模增長68%,全面夯實集團人才梯隊。
三、以人工智能提升工業母機新質生產力
中國機械總院加速推進人工智能,秉持“銳器”奮力攻占工業母機競爭制高點。
?。ㄒ唬┮匀斯ぶ悄苜x能工業母機。結合國家工業母機創新院1+N創新體系構建,搭建工業母機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構建國內首個“AI+工業母機”大數據模型—“智馭天下”,在工業母機設計制造-加工-運維中試-戰略預研等垂直場景率先落地大模型應用。全力打造基于人工智能開展“研試一體”、“產試一體”、“測試一體”數實結合的新一代工業母機中試驗證基地,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產業模式創新上開展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建設。
(二)全面響應國資委AI+專項行動。推進集團人工智能+重大創新項目,開發基礎制造工藝生成式、工業母機主機/部件智能化等專業大模型,支撐AI+工業母機新產品研發;加強國家級創新機構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布局,提升集團人工智能創新能力;依托集團智能制造優勢,聚焦發展趨勢、場景思維,搭建人形機器人實驗室,加大在機器人本體設計制造領域的研發,推動人形機器人在國家重點工業場景中落地應用。
同志們、朋友們,中國機械總院將始終把黨建領航戰略引領擺在首位,廣泛學習借鑒國資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經驗做法,服務國家戰略,全力做好人民美好生活的守護者。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