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科技尚未翻盤:產業一體化受挫,資金鏈承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在2023年凈利暴跌超8成后,金發科技(600143.SH)在2024年凈利潤雖有所修復,但仍未恢復至此前水平。
證券之星注意到,公司的改性塑料業務和綠色石化均面臨困境。改性塑料作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受市場競爭加劇及產能過剩的影響,其產品單價出現下滑,而拖累公司業績的綠色石化板塊至今未能實現盈利,公司打通上下游產業鏈計劃不順。
不僅如此,為了擴大經營規模,公司不惜舉債擴產,其有息負債和資產負債率逐漸走高。目前,公司賬上資金不僅難以覆蓋短債,更難以支撐公司多個重要工程的建設。
01.?盈利能力尚待修復,產品陷量增價跌困局
金發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等9大類,應用于汽車、家電、電子電工、通訊電子、新基建、新能源等領域。此外,公司還運營綠色石化、材料貿易、新材料以及醫療健康業務。
據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8億元至9.5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7.71億元至9.21億元,扣非前后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證券之星注意到,公司此次凈利潤大增是建立2023年凈利暴跌超8成、基數較低的基礎上。
拉長時間線來看,金發科技近年來凈利潤波動較大。2021年,由于醫療健康產品價格回歸常態,公司醫療健康板塊收入和盈利同比明顯下降,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5.38%,為16.61億元。2022年-2023年,受綠色石化板塊業務虧損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19.89%、-84.1%,為19.92億元、3.17億元。可見,2024年,其凈利潤雖有所修復,但尚未恢復至2022年及以前水平。
改性塑料業務作為公司的最大收入來源,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改性塑料業務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占比在60%左右。證券之星注意到,公司的改性塑料業務呈量增價跌的態勢。
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改性塑料產成品銷量分別為176.22萬噸、211.25萬噸,與之對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6.47億元、269.66億元,均呈上升趨勢。依此計算,改性塑料產品在2022年及2023年的銷售均價為14554元/噸、12765元/噸,其在2023年的均價近5年來新低。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改性塑料產品銷售均價進一步下滑,實現銷量176.94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23.84億元,產品銷售均價為12650.62元/噸。
結合行業觀點,這一現象的背后主要是改性塑料行業的激烈競爭和產能過剩。中國改性塑料企業總數超過3000家,市場格局高度分散,國產廠家在中低端市場的“內卷”導致價格中樞不斷下移。另據中研普華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改性塑料產量約為2735萬噸至2975.5萬噸,需求量約為2284萬噸,供大于求。
02.?毛利率承壓,綠色石化業務難扭虧
證券之星注意到,綠色石化業務雖為金發科技第二大收入來源,但卻是導致公司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發科技通過子公司寧波金發和遼寧金發布局綠色石化板塊,其中,寧波金發經營聚丙烯(PP)產品、遼寧金發經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產品。需要說明的是,PP和ABS是改性塑料重要的直接原材料,約占改性塑料行業的43%和31%。
子公司寧波金發和遼寧金發均是金發科技收購而來,公司原計劃介入改性塑料上游原材料,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降低成本,不料該業務反成拖累,有投資者認為是公司“投資決策策略失誤”。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1年,在能耗雙控和限電限產影響下,丙烯下游需求減弱,各路線丙烯行業產品利潤均呈快速下降趨勢,寧波金發在這一年發生虧損,并持續至今。2021至2023年,寧波金發的凈利潤虧損金額分別為1.17億元、7.47億元、7.21 億元,累虧金額達15.85億元。
不僅如此,2023年以來,受市場行情、產能爬坡等因素的影響,子公司遼寧金發陷入虧損。2023年,遼寧金發虧損金額達11.62億元。2024年上半年,寧波金發和遼寧金發虧損金額分別為1.97億元、6.27億元,合計虧損8.24億元。
金發科技于2024年6月底解除了對金石基金等投資于遼寧金發股權的回購義務,公司在遼寧金發的所有者權益份額由76.13%下降為45.2%,這意味著遼寧金發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將會有所減輕。
關于綠色石化板塊能否實現扭虧的問題,在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金發科技總經理吳敵表示,由于石化行業目前處于行業周期低點,下游需求不景氣,實現盈利難度較大。
不僅如此,近年來,公司綠色石化業務和改性塑料業務的毛利率整體呈下滑態勢,前者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14.6%下滑至2023年的-12.44%,后者則由26.17%下降至23.51%。與之對應的,金發科技的銷售毛利率也由當年的25.77%降至2023年的12%。2024年前三季度,金發科技的毛利率為12.22%,仍處于低位,創近10年來同期新低。
03.?舉債擴產,有息負債大幅攀升
證券之星注意到,賬上資金承壓是金發科技目前面臨的另一大困境。
今年1月6日,金發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申請注冊發行不超過40億元(含40億元)中期票據。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公司運營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等。
進一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融資的背后,是其走高的資產負債率。截至2024年9月末,金發科技資產負債率高達68.9%,與2020年的53.73%相比,增加了15.17個百分點。
這背后與公司舉債擴產有關。2020年,公司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金額合計約為121億元。到了2024年9月末,公司的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金額合計約為285.32億元,占公司總資產比例為44.18%。同時,公司的有息負債由當年的101億元增至2024年9月末的283億元。
另據2024年半年報顯示,金發科技尚有包含120萬噸/年聚丙烯熱塑性彈性體(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體化項目(一階段)、60萬噸/年ABS及配套裝置項目等擴產項目在內的14個重要在建工程。上述項目預算數合計達244.68億元,后續若要全部完工,尚需資金超過61.14億元。
但從公司的資產狀況來看,公司想要完成上述項目的建設絕非易事。截至2024年9月末,金發科技的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為38.63億元,而公司短期借款已達到71.28億元,賬面資金已無法覆蓋短債。
此外,由于負債規模較大,金發科技的財務費用也在逐年走高,由2020年的5.76億元增至2023年的11.1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7.4%,為9.16億,財務費用增加也會進一步壓縮其利潤空間。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