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西方試圖阻礙中國AI進步是徒勞的”
專題:DeepSeek為何能震動全球AI圈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28日發表題為《中國的DeepSeek是美國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的文章,編譯如下:
科技界常說:美國擅長創新,從0到1;中國擅長商業應用,從1到100。一段時期以來,這似乎也適用于人工智能。
然而,中國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迅速發布的兩個新模型正在顛覆這一根深蒂固的假設。這些新模型引人注目,并將改變全球人工智能競賽的游戲規則。
首先,這意味著這場競賽不再僅限于擁有大量芯片儲備、資金雄厚的玩家。
DeepSeek表明,算法創新可以克服規模化定律。面對美國出口管制導致的芯片限制,這家中國公司采用了創新軟件優化技術,幫助他們在超越競爭模型的同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效益。
DeepSeek在幾個月內追趕前沿模型的能力表明,沒有一個實驗室能夠保持真正的、持久的技術優勢。
第二,中國正在成為開源人工智能的全球領先者。DeepSeek只是眾多完全開源模型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之一,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都可以使用、復制和修改它們的模型權重和方法。這不僅會吸引全球更多開發者進入其生態系統,還會激發更多創新。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中國人工智能公司也正在讓人工智能的獲取和使用大眾化,并延續了OpenAI的初心使命:為了人類利益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第三,美國的出口管制不再能制約人工智能的進步。
正如許多人指出的那樣,需求是發明之母。由于無法依賴最新芯片,DeepSeek和其他公司被迫少花錢多辦事,使用智慧而非蠻力。
如果說西方試圖阻礙中國人工智能進步是徒勞的,那么真正的競賽才剛剛開始:精益求精、富有創造力的工程——而非純粹的金融實力和出口管制——才是贏得比賽的關鍵。(編譯/鄭國儀)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