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打八折”烏龍,損失自擔但信任流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
1月16日下午,多位支付寶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訂單支付頁面截圖,顯示他們在14:40至14:45時間段內通過支付寶進行個人轉賬、信用卡支付、繳費等操作時,訂單支付頁面提示“政府補貼”,減免了20%的費用。這一情況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許多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訂單截圖,確認減免金額比例為20%。
隨后,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他在19:23收到了來自支付寶應用的短信,內容提到如果使用了當天14:00出現的政府補貼bug,產生的優惠費用將從用戶的支付寶賬戶中扣回,并請求用戶諒解。這一短信引發了用戶的擔憂,許多人擔心自己享受的折扣可能會被追回。
1月17日凌晨,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澄清幾個事實”。支付寶回應此前“用戶發現bug,所有訂單優惠20%”,稱系其在支付寶某個常規營銷活動后臺錯配了營銷板塊,把優惠額度和優惠金類型都寫錯了。
同時,支付寶稱,其官方沒有發送任何資金追回短信,如果收到相關追回短信,千萬不要點,以免上當受騙。而針對已經發出的營銷優惠金,支付寶表示,不會向用戶追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一步詢問此次事件造成的損失和相應的處罰措施,支付寶并未回復。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支付寶App月活躍用戶規模已超過8.9億,考慮到支付寶龐大的體量,短時間內的大量異常訂單可能已給公司帶來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此次事件被用戶和媒體認為是支付寶2025年的首個P0級事故。在互聯網企業中,P0級事故通常指核心業務的重要功能不可用且影響范圍廣泛。
雖然部分用戶表示自己“賺到了”,對于此次Bug帶來的實惠感到驚喜,但仍有大量用戶并不買賬,表示不認可支付寶做出的回應,認為其回應內容未提供更詳細的技術細節或內部審核流程的說明,缺乏嚴肅性和專業性。
有分析認為,營銷活動的配置涉及到系統的核心功能和大量資金的流動,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和測試,確保配置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此次配置錯誤能夠順利通過審核并上線,說明內部審核機制存在不足。
作為國內領先的支付平臺,支付寶一直以安全、穩定著稱,盡管支付寶在此次事件中承擔了全部責任,沒有向用戶追款,此次重大Bug事故仍對其品牌形象和用戶信任度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引發公眾對其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質疑。對于支付寶來說,重建用戶信任或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