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售召回!國家藥監局叫停“瀉利停”,背后知名藥企竟迎來兩連板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于娜 見習記者 蔣力 北京報道
“瀉利停,瀉利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不看廣告看療效。”2000年前后,趙本山的兩句經典廣告詞曾讓“瀉利停”品牌深入人心,更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如今,這一記憶正要跟我們“斷舍離”。
2025年1月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決定自即日起停止顛茄磺芐啶片在我國的生產、銷售、使用,注銷藥品注冊證書。公告附件顯示,此次注銷共涉及顛茄磺芐啶片的80個生產批號。
此前,由哈藥集團制藥六廠(以下簡稱“哈藥六廠”)生產的顛茄磺芐啶片知名度最高,其商品名便是趙本山曾經代言的“瀉利停”。而哈藥六廠隸屬于上市藥企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藥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發布后,同為止瀉藥的蒙脫石散板塊表現強勢,其中哈藥股份在1月3日、1月6日的連續兩個交易日迎來兩個漲停板。截至1月6日收盤,哈藥股份報4.73元/股,創下近四年來新高。
1月6日,哈藥股份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表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也未發現存在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媒體報道及市場傳聞。對此,多位受訪專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性,綜合考量公司的基本面、行業發展趨勢和宏觀經濟背景,避免盲目跟風。
不愿舍棄的“金字招牌”
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指出,對于已上市銷售的產品,由藥品上市許可(金麒麟分析師)持有人負責召回,召回產品由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銷毀或者依法采取其他無害化處理等措施。
本報記者1月6日在多個電商平臺輸入“顛茄磺芐啶片”查詢,結果顯示個別店鋪不同品牌的顛茄磺芐啶片仍在售,其中包括哈藥六廠的“瀉利停”。商品詳情頁顯示,該產品的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3023427,然而在國家藥監局官網已查詢不到該藥品的注冊信息。
對此,本報記者致電哈藥六廠,工作人員回復該款產品“已經十多年沒有生產了,還在賣的不是我們生產的,注冊證書國家在注銷,可能還沒開始。”此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哈藥六廠在生產的“瀉利停”為復方磺胺甲噁唑片。
記者隨即在電商平臺搜索商品名“瀉利停”,則主要關聯了哈藥股份旗下的兩款商品名同為“瀉利停”的止瀉藥品,分別是哈藥六廠工作人員提到的復方磺胺噁唑片(國藥準字H23021114),以及哈藥集團中藥二廠生產的“蒙脫石散”(國藥準字H20093375)。
如此看來,即便國家藥監局決定注銷顛茄磺芐啶片在我國的藥品注冊證書,“瀉利停”仍然是哈藥股份不愿放棄的“金字招牌”。
畢竟,在某社交平臺上,一位網友跑遍武漢11家藥店只為買上瀉利停,“這個藥價格不貴還很好用,小的時候鬧肚子就吃它,包裝和藥瓶設計和以前也沒什么變化。”這位網友不知道的是,自己購買的藥品已經從“顛茄磺芐啶片”悄悄變成了“復方磺胺噁唑片”。
兩款產品商品名同為“瀉利停”,產品包裝設計一致。來源:電商平臺截圖
事實上,對于顛茄磺芐啶片,目前臨床上已很少使用。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金鵬飛表示,瀉利停里所含的磺胺類和顛茄類成分,相對來講安全性并不是很高,且不良反應也較多。“比如磺胺類成分,可引起包括過敏反應、消化系統不適、肝腎功能損傷、血液系統異常等多方面的副作用。”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條,經評價,對療效不確切、不良反應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體健康的藥品,應當注銷藥品注冊證書。已被注銷藥品注冊證書的藥品,不得生產或者進口、銷售和使用。
早在2024年12月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注銷顛茄磺芐啶片等58個藥品注冊證書的公告,其中包含11款顛茄磺芐啶片已申請注銷。
而國內藥企針對該品種的最新動態已經要追溯到2012年,鄭州福瑞堂制藥向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提交了顛茄磺芐啶片的一項補充申請,該申請于2013年5月被拒。
二級市場“暗流涌動”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注銷公告喚醒的不僅是大眾的記憶,在二級市場也引來一陣涌動。蒙脫石散板塊迎來大漲,羅欣藥業(維權)、康芝藥業、特一藥業漲幅居前,疊加市場情緒和流感概念股表現強勢等因素,哈藥股份更是出現近年來難得的兩連板。
對于哈藥股份此次股票異動,知名財經作家、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股價上漲可能是市場情緒、資金炒作以及對醫藥行業整體預期的綜合反映,而非單一因素所致。
從成交額來看,Wind數據顯示,哈藥股份1月3日、1月6日兩個交易日的成交額分別為12.05億元、12.28億元,遠高于2024年全年日均成交額1.23億元。1月7日,哈藥股份出現明顯分歧,股價一度沖至4.97元/股,截至午間休盤,報4.39元/股,成交額14.58億元。
“一般而言,若交易量驟增且伴有明顯資金面熱度,可視為投機跡象。”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本報記者說道,不過,當前尚缺乏確鑿證據表明哈藥股份股價上漲由純粹炒作驅動。
支培元解釋道:“鑒于顛茄磺芐啶片因副作用嚴重,早已被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邊緣化處理,注銷決定雖對行業整體影響有限,卻催化了止瀉類藥物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受此刺激,蒙脫石散等相關治療腹瀉病癥的制藥企業股價隨之走強。”
不過,支培元進一步分析指出,考慮到顛茄磺芐啶片的實際市場占有率微乎其微,注銷事件對同類藥品銷售影響可控,難以構成實質性利好支撐,故應理性審視股價飆升背后的邏輯。
實際上,無論是之前的顛茄磺芐啶片,還是現在的復方磺胺噁唑片和蒙脫石散,“瀉利停”對于哈藥股份來說,更多是符號化的存在,在產品體系中已經被邊緣化。記者查閱公司2023年年報及2024年半年報,“瀉利停”僅在“品牌優勢”一節中提及一次,止瀉藥品類的三個產品均未提及。
來源:公司2023年年報
甚至,消化系統用藥都不是如今哈藥股份主營業務中的核心產品。公司年報顯示,消化系
統產品2023年營收2.56億元,同比下降14.44%,占哈藥股份主營工業行業業務營收的比例不及5%。
哈藥股份2023年主營業務分產品營收情況。來源:公司2023年年報
哈藥股份的營收構成已向營養補充劑、抗病毒抗感染產品傾斜,2023年,前者營收增長40.84%至28.65億元,后者營收增長14.67%至10.16億元。
市場亦認為,此次哈藥股份強勢上漲與近日流感用藥需求增加有關。世界院士專家聯合會執行秘書長、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委員會秘書長吳高斌對本報記者表示,近期我國流感疫情肆虐,導致流感用藥需求增加。哈藥股份產品線涵蓋了多種流感用藥,因此,流感疫情可能是此次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市場也存在炒作的可能,“在注銷(顛茄磺芐啶片)注冊證書的消息發布后,市場對哈藥股份的關注度提高,部分投資者可能借機炒作”。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