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雙雙跌破1.9%,規模分化!發生了什么?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中國基金報 記者?李樹超??張玲
同樣作為現金管理工具,貨幣基金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雙雙跌破1.9%,但管理規模卻出現分化:貨幣基金今年前5月規模激增2.4萬億元,現金管理類理財上半年規模萎縮約87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受收益差距收窄、監管政策、渠道能力差異等影響,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吸引力下降,并與貨幣基金的規模分化加劇。
貨基與現金管理類理財規模分化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貨幣基金規模整體呈現上漲趨勢,截至5月末,最新規模達13.67萬億元,相較于去年末增長近2.4萬億元。
普益標準數據則顯示,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整體下滑。截至6月末,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7.66萬億元,已連續三個月下滑,相較于去年末減少約8700億元。
談及兩類產品規模走勢分化的現象,華寶證券資深銀行理財分析師張菁分析,從產品投資對象的資金流看,現金管理類理財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由于收益率下降,部分投資者轉而投資其他理財產品。而貨基規模增長很大程度可能來自理財機構的資金,今年以來理財規模增長較大,理財產品底層會投向貨基,帶動貨基規模上漲。
另一方面,張菁也提到,可能部分企業理財資金在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下降后,在收益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轉而投資有稅收優惠的貨基。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也分析認為,一是現金管理類產品和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差距相對在收窄,收益優勢的降低使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吸引力出現下降;二是銀行理財產品內部,期限較短的非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增長很快,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客戶;三是受到禁止“手工補息”影響的金融機構,資金更多轉移到公募貨幣基金上,而不是現金管理類理財;最后,上述變化也反映了渠道能力的差異。
“貨幣基金與互聯網渠道結合緊密,除了收益屬性以外,貨基與更多的應用場景結合在了一起;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僅在銀行渠道銷售,場景能力不如貨幣基金,在收益優勢不明顯時,這種差異帶來的規模增長差距就會更加明顯。”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稱。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也認為,首先,由于銀行系統在負債端還有各種定期、活期、大額理財存單等產品存在,與現金理財產品定位存在一定重疊。?其次,以債券投資為主的固收類理財與現金類理財相比,收益率優勢較為明顯,也分流了一部分現金理財資金;最后,受“資產荒”、底層資產收益率下行等因素影響,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也在控制現金類理財產品規模。
除了收益率走低等因素外,普益標準研究員王杰還提到了監管壓力、季末回表等影響因素。
王杰分析,一方面,根據相關規定,商業銀行、理財公司應當對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實施規模控制。截至4月末,全市場現金管理類產品存續規模已超8.5萬億元,或已十分接近監管設立的規模上限,短期內缺乏繼續攀升的空間。另一方面,今年6月中旬以來,受季末理財資金回表擾動,各類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普遍下跌,其中現金管理類產品降幅最為明顯。
7日年化收益率雙雙跌破1.9%
從收益表現看,今年以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與公募貨幣基金均出現收益率下滑趨勢。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為1.88%;2024年上半年,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2.07%,同比下降了23BP,自4月以來呈持續下降趨勢。同期,貨幣基金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為1.74%,兩者的收益差距收窄到14BP。
從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角度對比,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下滑趨勢更為顯著。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17%,已連續5個月下滑,比去年末下滑超100個BP。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存款利率接連下調、多種貨幣市場工具收益下行,都會導致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走低。
張菁表示,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現金、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銀行存款、債券回購、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等貨幣市場工具,今年以來存款收益持續走低,可投資產端收益走低帶動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下降。
王鐵牛也認為,伴隨著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多次下調存款利率,現金管理類理財投資的現金類、短期銀行存款、債券回購、央行票據、同業存單等貨幣市場工具收益都在下降。?一些商業銀行甚至停止了大額存單的發放,這些都是理財產品收益下行的主要原因。
為吸引客戶提升規模,多位業內人士建議,現管類理財可通過提升管理能力、降低產品費率、優化資產結構等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普益標準研究員董翠華建議,一是階段性降低費率吸引新資金;二是通過資產配置調整和平滑波動,提升產品收益水平和收益的穩定性;三是提升產品運作的規范性和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及時性。
張菁也表示,2023年現金管理類產品過渡期結束后,監管政策對兩類產品的要求拉齊,現金管理類產品和貨基的收益率差距在不斷縮小。從流動性、收益角度看兩者差別不大,未來如何做大規模可能主要還是考驗資管機構的綜合財富管理能力。
“現金類理財的優勢在于收益率方面,由于銀行在大額存單等現金類投資領域具有先天優勢,現金理財的整體收益水平要超過貨幣基金。如果更看重收益率,對于期限不敏感,可以選擇適合的銀行理財產品;如果期望投資門檻較低,投資期限更為靈活,更多關注流動性,投資者可以多關注貨幣基金。”王鐵牛也稱。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