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宗商品有望反彈,除了一種例外
來源:芝商所CMEGroup
2024年,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內弱外強”格局,截至12月24日,反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CRB指數上漲了10.38%,而反應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的Wind商品指數年度漲幅僅有5.31%。其中可可、貴金屬、有色金屬等商品漲幅居前,而多數農產品和國內黑色建材類領跌。
展望2025年,我們認為多數商品經歷了2023-2024年連續兩年的下跌后,會出現供給收縮和再庫存驅動的反彈,但原油市場例外。貴金屬尤其是黃金依舊值得配置,無論美國通脹是否反彈,只要美聯儲不轉向貨幣緊縮,黃金漲勢還會持續,且去美元下的各國央行購買黃金行為是長期利好。
全球經濟放緩,貨幣環境寬松
回顧2024年,全球經濟出現溫和減速。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全球經濟增長低于趨勢水平。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多極化”趨勢愈發明顯,并且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債務水平上升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2%,低于2021年的5.5%。報告認為,新冠疫情的余波、保護主義的上升和內向型政策是削弱經濟動能的主要因素。
中國經濟大概率會企穩回升,且復蘇力度會較2024年要大。926政策出臺后,國內政策刺激的重心轉向,從前期的“對投資托底”到現在的“助力私人部門和地方政府修復資產負債表”,從需求層面發力。尤其是財政擴張有利于需求修復,這意味著內需對商品需求的貢獻會較2024年要大,對沖外需的不確定性。
2025年,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將進一步減速,貿易摩擦、地緣政治危機和不可持續的債務擴張都將給經濟帶來挑戰。據我們測算,若特朗普對非美國家普遍加征10%的關稅,并對中國加征更高的關稅,那么全球經濟增長將回落1.5-2個百分點。并且歐美等發達經濟公共部門債務占GDP比重普遍超過100%,利息支出給經濟增長帶來沉重的負擔,制約了財政政策發力的空間。
因此,因全球經濟減速,且發達經濟體和部分高通脹的新興經濟體通脹都在回落,我們預計2025年全球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寬松,日本央行將停止加息,這意味著商品可能先跌后漲,下跌是反應需求因經濟減速而下降,上漲體現為投資需求回升和低庫存下的重建庫存。
加征關稅并不必然帶來再通脹和強勢美元
回顧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2018-2019年,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商品不斷加征關稅,但并沒有帶來通脹的攀升,反而PCE同比增速持續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中國商品通過第三方國家間接向美國出口,例如墨西哥、越南等;二是中國商品出口依托龐大的產能和較低的成本而實施低成本策略,并沒有抬升美國進口價格指數。三是加征關稅恰逢美國經濟減速,居民消費增速放緩。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率為3.1%,四季度降至2.1%,2019年一季度繼續放緩至1.9%,直到2019年四季度才回到3%以上。與此同時,美國個人消費支出也在持續減速,2018年7月同比增長5.4%,2018年12月降至2.8%,直到2019年8月一直處于4%以上的增速。
2025年,我們預計美國公共部門債務可持續性將抑制財政的擴張,且加征關稅和部分領域節支不能覆蓋減稅帶來的收支缺口,且延長減稅需要在2025年原先的減稅法案到期才會延期,這意味著居民財政補貼減少,導致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甚至出現負增長,經濟減速。帶來的結果是通脹反而在美國加征關稅的情況下下行,美元沖高回落。
黃金漲勢未盡,原油等前景不佳
展望2025年,我們認為貴金屬、有色金屬受益于金融屬性和供給收縮而將繼續保持強勁,尤其是黃金漲勢未盡,一方面美元實際利率下行提振黃金的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去美元化將繼續支持各國增持黃金,在黃金需求中,近三年央行購金的占比較大幅攀升,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黃金投資需求增長不明顯,黃金價格在近三年大幅上漲的現象。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購金約為286.2噸,高于去年四季度的173.6噸。2024年上半年,各國央行購買了483噸黃金,創下新紀錄。
圖為各國央行購金量變化
原油價格將因OPEC+復產、非OPEC增產帶來的供應過剩的沖擊而表現不佳,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支持傳統能源的發展,美國原油產量有望繼續攀升,可能進一步加劇過剩壓力。需求方面,經濟減速疊加能源轉型,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消費替代力度將越來越大。例如截至2024年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約為51.9%?,傳統燃油車銷量的下行導致中國對原油需求增長放緩。
大豆價格可能會在2025年跌勢趨緩,但要出現修復性上漲,還需要看到全球大豆減產。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全球大豆產量預計將在2025年有所增長。美豆產量被USDA報告下修,預計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44.61億蒲式耳,低于10月份預計的45.82億蒲式耳,但即便美國大豆產量下滑,但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依然是一個豐收年,因巴西大豆增產。
綜上所述,2025年全球經濟大概率繼續放緩,因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債務水平上升等,貨幣政策會進一步寬松,這有利于大宗商品反彈。然而,大宗商品供需基本面不一樣,導致商品出現分化,黃金將繼續上漲,原油面臨過剩的下行壓力,大豆期貨要止跌反彈并不容易。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