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再迎利好
廣州南沙迎來新一輪發展東風!
11月2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落實《海關支持廣州南沙創新發展新一輪措施》54項細化措施新聞發布會。
會上,廣州海關出臺了落實《海關支持廣州南沙創新發展新一輪措施》54項細化措施和35個關地合作事項,支持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廣州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表示,南沙將用足用好54項細化措施,協同海關部門圍繞跨境電商、汽車進出口、郵輪游艇、冷鏈等南沙新業態及特色產業。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廣州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李宇從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等多個方面介紹了廣州海關落實54項細化措施的主要內容。
具體來看,廣州海關將打造規則銜接高地、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一是推進重點產業發展。提升海關實驗室對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檢測鑒定能力,支持出口汽車保稅存儲分撥業務發展,提供汽車出口申報、查驗、通關、放行“一站式”服務;對納入“港澳藥械通”進口試點范圍的藥品、醫療器械,實施入境驗證便利通關措施,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二是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推動南沙綜合保稅區內保稅租賃業務從進口拓展至出口,拓展至船舶、大型裝備等貨物;加快推進竹木草制品出口集拼、跨境電商出口集拼、國產無人機維修等業務落地。
三是加大先進性政策措施探索實施。對標海南自貿港、上海洋山特殊綜保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全國其他地區制度創新經驗,積極推進在南沙復制推廣和落地實施。
支持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去”
李宇表示,在創新海關監管模式方面,廣州海關將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持工業機器人、商業航天、生物醫藥、海洋科學等重點企業擴大關鍵零部件、重要原材料進口;整合統一“加工貿易賬冊”管理模式,推廣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改革,推行海關減免稅便利化服務,便利企業享惠。
此外,廣州海關還將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加快技術性貿易措施粵港澳大灣區研究評議基地建設,提升國外技貿措施應對服務能力,服務多元化行業、多類型企業、多品種商品出口。擴大應用“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企業點對點直通車”,為企業出海提供技術培訓、政策咨詢等服務。
與此同時,廣州海關還將暢通“走出去”通道,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出口用于工程施工的設備、儀器等舊機電產品,在工程結束后的規定期限內可以“退運貨物”方式復運進境,實現快速驗放;并設置鮮活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實行優先申報、優先檢查、快速放行。
大力發展郵輪游艇經濟
謝偉在發布會上表示,南沙將積極落實改革部署,用足用好54項細化措施,協同海關部門圍繞跨境電商、汽車進出口、郵輪游艇、冷鏈等南沙新業態及特色產業,從近期、中期、遠期規劃推進35個關地合作項目。
謝偉表示,南沙將大力發展郵輪游艇經濟,推動郵輪航線常態化運營,積極招引國際郵輪航線,推進郵輪船舶供應業務在南沙落地;加強對接香港郵輪及游艇業協會、香港游艇會,爭取游艇產業鏈企業集聚南沙,推進“港艇北上”。
不久前,廣東省政府官網發布了《廣東省推動游艇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下稱《方案》),提出廣東將力爭到2027年,全省游艇登記數量達4000艘以上,游艇及關聯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方案》也將為南沙發展郵輪游艇經濟提供政策助力。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