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國內產能擴增 區域競爭格局加劇
卓創資訊PP分析師 楊娟
【導語】近年來,國內PP市場不斷擴大供應需求雙雙增加明顯,未來國內PP產能持續擴增,供應增速預計仍略大于需求增速,從區域內供需格局來看,部分區域將走向區域內供應過剩,區域內競爭格局日益激烈。
產能持續擴增整體供應增長明顯
國內PP產能不斷擴充,尤其自2019年后,國內PP掀起一波以煉化一體化以及輕烴企業為主的投產熱潮,產能快速擴充,市場供應端競爭格局加劇。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預計2024年國內PP產能在4432萬噸,2019年至今新增產能在2135萬噸,產能平均增速在11.79%。
區域產能變化明顯
近年來PP產能不斷投放的同時,新投產產能呈現向消費區域轉移的趨勢,產能投放更加集中。近五年西北、東北以及華中區域新增產能有限,西南地區暫無新裝置投產,這些區域產能占比不斷受到壓縮。2024年區域產能來看預計華南區域產能占比最大在24.70%,其次為華東以及華北區域,三區產能占比在67.49%占據國內一半以上產能,西北區域產能占比在17.32%。總體來看,近幾年國內PP新投裝置更加傾向投放在主消區,國內區域產能分布差距增大,這使得三大主消區的競爭更加激烈,資源逐漸飽和,開始出現資源擠出的情況,同時像華中、西南等非主要消費區的關注度會增加。
而從近幾年PP各區域消費來看,主消費區域仍集中華北、華東、華南區域,但近幾年華中以及西南兩地需求增長較為明顯。目前PP主消費區仍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人口密集以及交投較為便利的華北、華東以及華南等區域,尤其近幾年隨著PP出口體量的不斷增加,以及部分下游企業布局海外市場等需求增加,延海的地理優勢更是促進華東以及華南等地的消費增長。同時三區內也形成了較為穩定下游產業園區,如華北石家莊為中心的汽車以及零部件產業園區、以山東淄博為中性的傳統塑編產業區。同時華東以浙江溫州、臺州、余姚等地為中心的塑編、改性、家電等行業集群,一步支撐區域內消費的不斷增長。而近幾年,沿海地區的高投資和高經營成本正在不斷擠出低附加值的中低端制造業,這令傳統制造業向著具有成本優勢的中部地區聚集。
產能分布變化 區域供需格局生變
未來看,國內PP產能仍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但企業在考慮向消費區布局的同時,亦是加大對成本端的考量,尤其年內在煤制PP企業盈利明顯向好下,進一步促進企業向西北等煤碳資源豐富地布局。未來5年新增產能將集中在華南、華東、華北以及西北四地,預計2029年國內PP產能將達到7300萬噸左右,其中華南區域產能占比最大在23.16%,其次為華東、華北以及西北區域產能占比均在20%左右。尤其西北區域寶豐能源、中煤榆林、獨山子石化以及塔河煉化等裝置未來均有產能投放計劃,進一步帶動西北當地區域產能的增加。而從消費區域來看,未來國內PP消費區域仍集中在華北、華東以及華南等消費區域,華中以及西南兩地消費量將有所增加。
綜合各大區供應以及消費情況來看,華中以及西南兩地產能投放相對有限,但需求預計持續增長態勢,預計兩地仍存在供應缺口,且未來兩地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擴大。但其他區域來看,隨著新增產能的擴充,區域將逐步轉向供應過剩格局,尤其西北以及東北區域在產能的快速投放下,區域內供應過剩情況進一步明顯。華北區域在今年大量產能投放后,區域內供應過剩表現明顯,且未來幾年過剩情況進一步加劇。而華東以及華南區域,雖需求仍保持增加,但不及供應增速,區域內供需格局,逐步轉向過剩。總體來看,區域內供應過剩情況更加明顯,也進一步引發貨源的外流,以及搶占其他市場,市場競爭白熱化加劇。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