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綠”向“新”上市公司競技“上海寶馬展”
“今年,到訪長沙中聯智慧產業城實地考察智能工廠、產線的海外客商比往年多了10倍,接近2000人次。本次展會期間,將有300多位海外客商乘專機從上海奔赴長沙。可以說,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國際朋友圈更廣了、更深了、更鐵了。”11月27日,中聯重科聯席總裁王永祥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11月26日至29日,bauma CHINA 2024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與往屆相比,本屆上海寶馬展上,工程機械產業進一步逐“綠”向“新”;同時,“洋買家”明顯更多了。
“一年到訪的海外客商多了10倍”
“又震撼又遺憾。”在同記者交流時,全球知名建筑承包商、土耳其DEKINSAN集團總裁FUAT頗多感慨:“震撼的是,在上海寶馬展上看到了中國制造之美,在長沙親見了工程機械之都的魅力;遺憾的是,沒有早點來,沒有早點參觀中聯智慧產業城,它簡直是完美的。”
“隨著中聯智慧產業城逐步投產,智能制造的底色更足了,現在一年到訪的海外客商多了10倍。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在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同時,也在吸引海外客商走進來。”王永祥說。
本屆上海寶馬展展覽總面積超過33萬平方米,共匯聚32個國家和地區的3542家參展商,預計有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0萬名專業觀眾與全球買家觀展。
在展會現場,“洋買家”無處不見。記者看到,他們有的在大型礦山機械的超兩米高巨型車輪前拍照留念,有的細致研究各式裝備的用料與結構,有的直奔主題組織起了小型商務洽談會。
在11月26日晚間舉辦的一場工程機械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上,記者注意到,主辦方中聯重科設置了8個同聲傳譯頻道,除原聲、中文頻道之外,還設置了英文、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德語、土耳其語等頻道。“在本次發布會上,臺下80%客戶是海外客商。”王永祥介紹。
據了解,在為期四天的展會上,將有超過2800件新產品扎堆亮相,除了展示國內市場主力產品外,各家工程機械企業重點展示了面向海外各大主要市場的定制化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樁工機械展位上,一位“洋買家”表示:“這一樁工新產品有低溫輔助系統,座椅還能加熱,非常符合我們極寒地區的需求。”
近年來,小型挖掘機等土方機械產品在發達國家與地區格外受到歡迎。“這些小型土方機械產品操作靈活、一機多能,而且維保便捷,適合家用。”一位來自歐洲的工程機械經銷商表示。
“洋買家”越來越多,也帶來了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及頭部企業海外收入規模及占比持續提升。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聯重科海外收入176.44億元,同比增長35.42%,占比提升至51.31%;徐工機械國際化收入占比達46.7%;三一重工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已達62.23%。
逐“綠”向“新”
步入中聯重科“極光綠鋼鐵叢林”展區,記者看到一臺臺“全球之最”產品:全球最高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全球最大噸位折臂式起重機、全球首臺氫能源泵車等。
“這臺全球最高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突破了82米級,這也是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繼68米級、72米級兩次創造世界紀錄后,第三次刷新世界紀錄的產品。”中聯重科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正是靠著這樣一款款高端產品,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打開了歐美市場,同時新能源產品滲透率已超90%。
近年來,人工智能、視覺感知、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逐步融入工程機械產業,推動智慧工地、智慧礦山等多場景應用加速落地。在展會現場的小型智慧工地上,中聯重科的挖掘機、滑移裝載機、曲臂高空作業平臺三款裝備都為純電動、無人化的工程機械裝備。
“小綠,小綠,向前行進1米,再向右回轉50度。”在綠色無人裝備動態演示區,只需語音下達指令,無人挖掘機即可精準執行。
鐵建重工展示了多款“大國重器”或其微縮模型,包括我國自主研制最大直徑盾構機“江海號”、國產首臺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全球首臺純電動高原型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等創新產品。
鐵建重工掘進機研究設計院高級工程師范瑞強介紹,“江海號”由鐵建重工、中鐵十四局集團聯合打造,整機長約145米,總重量約5000噸,應用于目前世界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施工。“‘江海號’的下線,標志著我國在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研制和應用領域實現新跨越,已形成超大直徑盾構機全產業鏈產業化發展能力”。
在綠色化展區,徐工以純電、混動兩大技術路線為核心,展示了48款青山綠主機產品。據介紹,目前,徐工已實現全系列產品綠色化電動化,并在土方作業、物流轉運、礦山施工等典型場景成套化應用,新能源產品收入滲透率達到18%。
“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廣闊,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全球市占率仍然較低。相信未來數年,仍將是我國工程機械產業與頭部企業加速‘出海’、持續提升全球市占率的階段。”王永祥認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