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上漲!特朗普效應引發美線搶運?
近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選舉的消息引發了金融市場一系列波動。由于存在加稅預期,業內預期航運市場會出現美線搶運的情況,從而引發運價上漲。
從國內航運市場表現看,航運期貨近月合約價格近期連續上行,航運股年內已經大幅上漲。不過,專家也提醒,未來還要關注樂觀情況消化后的現實落地。
近月合約連續上漲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呈現出近強遠弱的格局。11月8日收盤,主力EC2502合約收報3320.6點,較前日結算價大漲3.74%。而遠月合約卻大幅下挫,其中,EC2508合約跌幅高達10.99%。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今年來寬幅震蕩,上半年在紅海危機擾動下快速躥升,其間漲幅超過2倍。7月初至9月中旬突然轉勢下跌,期價一度腰斬有余。9月下旬起又重新震蕩回升,重回相對高位。
南華期貨境外市場分析師俞俊臣指出,近兩日盤面兩極分化,應與美國大選帶來的潛在關稅問題有關。需注意的是,有消息稱特朗普希望以色列在其任期前結束戰爭,可能加速以色列的進攻,也可能使得中東局勢相對好轉,需關注后續發展。短期內,盤面震蕩調整的可能性偏大,如近月合約后續出現一定回落調整,再度上行的可能性也仍較大,后續關注實際訂艙需求情況,以及船公司動向,包括12月是否真正再次抬漲運費,以及現艙報價走向。
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表示,近月交易邏輯主要是市場對于12月漲價的預期,參考去年的節奏和部分市場消息指向船司即將發布12月漲價函,盡管現貨運價走弱,但是盤面目前仍較大幅度計提預期,整體情緒向上;且特朗普當選也催化了部分搶運交易邏輯(盡管美線即便出現搶運實際外溢至歐線的可能性比較有限)。遠月則受到地緣催化的情況,后續中東政治局勢會隨著新一任美國總統的執政理念和訴求而發生變化,市場更多定價潛在的繞行結束和復航,因此遠月也出現較大跌幅。
航運股年內大漲
受益運價的震蕩走高,今年來航運公司股價表現搶眼。截至11月8日,中遠海控、長榮海運、中遠海特、陽明海運等公司股價年內上漲超過40%,其中中遠海控(1919.HK)年內漲幅高達66.15%,位居榜首。
華創證券在《航運行業2024年三季報綜述》中指出,繼續強調航運業全面投資機會或將至。集運方面,外貿看價值延伸、內貿看格局紅利,地緣擾動下,外貿集運運價高景氣。中遠海控作為全球領先的央企集運龍頭,短期受益于運價上行,長期看好公司盈利中樞驗證與“船到鏈”端到端轉型后的央企周期價值躍升。
中遠海控上月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47.37億元,同比增長29.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1.24億元,同比增長72.73%。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35.13億元,同比增長72.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2.54億元,同比增長285.70%。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集裝箱航運業務效益的顯著增長。
中國航運期貨運行穩健
據了解,作為中國首個航運期貨品種——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市一年來運行取得豐碩成果,其成交量和活躍度遠超其他市場。
上期所副總經理賀軍日前參加活動時表示,今年前9月,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成交量是其他境外4家期貨交易所共200多個合約的6.3倍。截至今年10月22日,累計成交量4244萬手,累計成交額3.4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日均成交額123億元;期末持倉量7萬手,日均持倉量8萬手。
值得注意的是,該航運指數期貨還經受住了2023年底紅海突發事件和2024年3月至6月現貨連續上漲的考驗。在現貨、期貨價格1年內上漲5倍、波動率3倍于一般大宗商品的情況下,有效抵御和化解了極端市場風險。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