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市場需求“狂熱”,半導體三季報業績普遍向好,半導體ETF(512480)回調蓄勢迎布局良機
10月22日,半導體ETF(512480)收盤跌1.69%,成交額30.11億元。成份股漲跌互現,上漲方面,瀾起科技領漲,北方華創跟漲;下跌方面,寒武紀領跌,紫光國微跟跌。
規模方面,截止10月21日,半導體ETF(512480)最新份額為258.15億份,最新規模為259.08億元。
消息面,10月21日,據臺媒報道,由于AI(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Marvell近期向客戶發出通知,宣布全產品線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漲價。
今年8月30日,Marvell公布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Marvell 2025財年第二財季凈收入達到12.729億美元(約合90.7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07%,但環比增長了9.65%。公司旗下的800G PAM芯片、400ZR數據中心互連(DCI)等光通訊產品成為重要增長引擎,推動數據中心營收同比增長超過90%。
Marvell首席執行官Matt Murphy在當時透露,公司數據中心業務將繼續加速增長,而企業網絡和電信終端市場這兩大業務也將重返增長軌道,運營復蘇未來可期。
分析指出,業內人士看好Marvell率先開啟業界漲價,也反映出在AI刺激下半導體市場需求的狂熱程度,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AI芯片龍頭英偉達CEO黃仁勛此前所提的“市場需求異常瘋狂”的觀點。
政策面上,廣東印發加快推動光芯片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30年),力爭到2030年取得10項以上光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10個以上“拳頭”產品,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領軍企業,建設10個左右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培育形成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芯片產業創新高地。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AI應用仍將是半導體行業發展的主要動能。1)服務器規模高速成長,AI服務器占比提升:近兩年,全球處于AIGC的爆發階段,用于提供高容量、高性能數據存儲和處理服務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加速落成,驅動行業穩步發展。2)AI芯片市場規模同步增長,新品層出不窮:AI芯片是AI服務器的核心組件之一,主要用于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提供算力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技術創新是推動半導體產業鏈增長的主要因素。5G技術的普及需要更高性能的通信芯片,AI的發展則推動了對專用計算芯片的需求,而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則需要大量的傳感器和微控制器。這些技術的進步不僅推動了芯片設計和制造技術的創新,也帶動了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升級和擴展。
就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情況來看,上游材料和設備供應商如中芯國際、臺積電等持續表現出色;中游的芯片設計公司如華為海思等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下游的應用領域,包括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需求也在持續增長。此外,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支持也是產業鏈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業內機構認為,基本面的復蘇是支撐市場長期向好的關鍵,而半導體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正在陸續改善。根據新近披露的三季報業績預告,電子半導體、計算機等行業業績向好,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未來前景的信心。新能源汽車、服務器等下游需求快速增長,使眾多半導體企業的訂單充足,反映了整個產業鏈的強勁增長態勢。從中期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相關半導體產品不斷創新,正成為推動半導體市場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不僅催生了大量新型應用,也對高性能半導體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帶動半導體行業持續增長。長期而言,隨著5G、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普及,高性能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將持續攀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國產替代的趨勢也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展望未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半導體領域并購持續升溫,從而推動產業鏈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促進先進技術的發展。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半導體行業預計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可以持續關注半導體ETF(512480)的布局機會。半導體ETF(512480)跟蹤的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H30184.CSI),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4只半導體主題指數中,成立時間最長、總市值最大、成分股只數最多,且近十年換手率最高的一只指數。半導體ETF(512480)目前是市場上唯一一只追蹤該指數的ETF產品,也是投資者分享國內半導體行業增長的高效工具。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