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海磁材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降近七成,擬對控股子公司進行業務收縮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靳恩琦
10月13日晚間,正海磁材(300224)發布了2024年三季報,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業務低迷,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同比降近7成。同時發布公告稱,擬對控股子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進行業務收縮。
▌三季度正海磁材凈利潤同比降近7成
正海磁材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1億元,同比下降17.67%;凈利潤1.89億元,同比下降48.53%。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1億元,同比下降13.52%;凈利潤3964.24萬元,同比下降68.68%。
同時,正海磁材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加136.17%,上期金額為負,公司稱主要系報告期內收到的業務保證金增加所致。
正海磁材表示,報告期內,在市場競爭環境日趨嚴峻、下游部分應用行業需求萎縮等多重壓力下,公司拓展國內外市場,實現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產品銷量同比增長,其中,家用電器市場增長60%,消費電子市場增長120%。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南通基地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進一步推動了公司平穩發展。
不過另一方面,報告期內正海磁材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業務低迷,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大幅下降,業務空間縮小且呈持續壓縮趨勢。為提高運行效率,降低對業績的負面影響,公司將對該業務進行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
公司認為本次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符合公司戰略部署和實際發展狀況,有利于公司聚焦主業,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提高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公司增強持續經營能力,提升投資價值,實現高質量健康發展。
▌擬對控股子公司進行業務收縮
同日晚間,正海磁材還發布了一份關于控股子公司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的公告。
據上述公告,正海磁材于2024年10月11日召開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控股子公司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的議案》,因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大郡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郡”)經營的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近年連續虧損,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公司擬對該業務進行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
資料顯示,上海大郡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5,822.8765萬元,是國內較早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公司,營業范圍為:汽車電子、電力電子、電機控制、機電一體化系列產品的技術開發等。
據正海磁材公告,2015年4月,公司完成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上海大郡81.5321%股權事項,對上海大郡持股比例增至88.6750%,上海大郡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其后,2017年3月,公司收購少數股東熊平持有的上海大郡2.3558%的股權。2018年6月,因上海大郡未完成2017年業績承諾,公司以零對價取得上海大郡原股東明絢新能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所持上海大郡剩余6.9692%股權。
至此,正海磁材持有上海大郡98%的股權。
正海磁材稱,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逐步調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新能源第三方電機驅動系統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一方面,整車廠“垂直一體化”加快,大多數車企已具備驅動系統自配能力,并憑借技術積累和持續創新,逐漸實現自給自足;另一方面,整車廠價格戰愈演愈烈,整個供應鏈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受重要戰略客戶業務調整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空間縮小且呈持續壓縮趨勢,業務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據悉,自2020年以來,該業務連續虧損且營業收入占比已長期低于2%,對公司的整體經營發展造成了較大拖累。
因此,正海磁材擬對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進行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并授權公司管理層確定該業務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策略及具體方案,并辦理相關事宜。
正海磁材認為,本次對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進行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將產生相應的優化及收縮成本,預計將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構成一定影響,具體影響金額以公司經審計確認的財務報告數據為準。
二級市場上,截至10月11日收盤,正海磁材跌6.39%,報10.25元/股,總市值84.08億元。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