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洪流總經理姜昧軍:中國經濟的活力和潛力仍存在 新興產業的發展為經濟提供了新動力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輪“大牛”行情持續性如何?港股近期走勢釋放什么信號?10月6日新浪財經邀請大江洪流總經理姜昧軍做客直播間,以“如何尋找十倍大牛股?”為主題解析新一輪政策下的市場空間。查看直播>>
姜昧軍表示 ,房地產對經濟周期的影響是一個全球性現象,各國都在努力應對。政策上,主要是為了抑制房地產泡沫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在中國,政府出臺了“三條紅線”政策,以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導致房地產市場進入緩慢的調整期。
盡管房地產的調整短期內可能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這種影響并不一定是長期的。以美國2007年的次貸危機為例,盡管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是危機的核心,但隨后的量化寬松政策(QE)幫助房地產市場和宏觀經濟在2009年迅速恢復。
房地產的調整是否會導致經濟長期衰退,取決于整個經濟結構的健康狀況。對比中國和日本在1990年代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經濟的衰退主要是由于其在芯片和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下降。而中國的情況則不同,盡管房地產下行對經濟總量有影響,但在電動汽車、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中國正在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姜昧軍分析,中國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結構性優化,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正在彌補傳統產業的不足。在電動汽車、芯片出口、AI、光伏和無人機等領域,中國已經或正在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總量不足問題,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解決。但結構性問題則需要通過產業升級和創新來解決。日本的例子表明,如果沒有先進的制造業和信息產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調整對經濟復蘇的幫助有限。
他指出,總的來說,中國經濟的活力和潛力仍然存在,新興產業的發展為經濟提供了新的動力。盡管短期內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但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有望實現結構性優化和持續增長。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