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策略:港股大周期走到哪兒了?
港股十一不休市,如何購買騰訊、小米等港股熱門股票,速看>>
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研報稱,港股周期當前呈現結構性上行。資訊科技與非必需消費品板塊的盈利周期修復獨立于國內基本面,與其他板塊拉開差距;估值持續磨底;流動性進入周期較高位。該行認為港股科技與互聯網板塊接近三周期疊加的最佳時機,值得特別關注,此外紅利板塊仍提供性價比。后續核心關注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科網板塊盈利修復及分紅回購潮帶來估值提升的持續性,以及國內PMI走勢對港股周期位置的提示。
中信建投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當前港股盈利周期修復進度與結構如何?港股整體盈利增速有一定起色,主要受資訊科技板塊與非必需性消費業的拉動。非必需消費性業板塊的高盈利增速系疫后持續反彈。資訊科技板塊與恒生科技的高盈利增速與營收增速的拉開明顯差距,說明該板塊修復為非擴張性修復。其他板塊盈利增速明顯受國內基本面影響,暫無修復。
港股估值周期走到哪兒了?與近20年來港股各輪估值周期的時長與幅度相比較,本輪估值下行周期持續時長已經偏久,跌幅較大。當前除了PE法、PB法下的估值均提供充足安全邊際外,AH溢價與紅利安全邊際也仍然較高。
港股流動性周期有什么因素需要額外注意?歷史經驗顯示盡管美聯儲已經開啟降息周期,但如果美國經濟發生衰退或衰退風險較大,外資并不會流向亞太股市。這主要歸因于亞太市場景氣波動大,對外資風險偏好程度的依賴大。
港股周期后續看什么?基于港股三大周期修復進度與結構,該行認為港股科技互聯網板塊在盈利上明顯修復、估值上受益于分紅回購潮、流動性上受益于外資的青睞,因此最值得關注。同時,三大周期的后續判斷各有側重點。對流動性周期而言,美國后續就業降溫情況需要警惕;對于盈利周期,應關注國內基本面變化,并單獨關注科網板塊的盈利情況;在估值上,繼續關注估值與高股息帶來的安全邊際。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風險、海外美聯儲緊縮程度超預期、國內經濟復蘇或穩增長政策實施效果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