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 企業結匯意愿增強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 北京報道
近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尤其是9月19日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后,市場人士普遍預期,人民幣匯率將迎來升值機會。
在此背景下,如何管理匯率風險成為企業的必答題。“對出口企業而言,由于商品出口價格難以迅速調整,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給企業盈利帶來一定沖擊。對擁有對外投資的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可能帶來一定的會計匯兌損失。”中國銀行(601988.SH)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受訪人士指出,美聯儲降息后,短期內人民幣有望保持強勢狀態,企業結匯需求還有釋放空間。對于企業而言,在匯率雙向波動常態化的背景下,應當秉持“匯率中性”原則,主動采取套期保值及其他手段有效管理匯率波動風險。
人民幣匯率迎來升值機會
北京時間9月19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5.00%,為4年來美聯儲首次降息。同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0983元。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美聯儲50個基點降息落地,打開了全球貨幣寬松周期的序幕。從去年9月份開始,境外機構已經連續12個月持續凈增持人民幣債券累計達到1.35萬億元,而且美聯儲降息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匯率調整壓力。
華泰證券宏觀研報稱,整體來看,美聯儲以50個基點開啟降息周期,追上其他主要央行降息節奏;50個基點降息也并未造成市場恐慌,預計美聯儲仍將繼續降息,年內累計降息幅度預計達到100—125個基點。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有望進一步減輕人民幣匯率面臨的由利差形成的外匯流出壓力,并打開國內貨幣政策空間。
自7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已開啟一輪顯著的升值周期。首都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都銀行”)相關負責人分析,人民幣匯率升值,一方面出口企業壓力增加,人民幣升值會使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上升,從而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導致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縮小。此外,企業出口收匯之后結匯的價格會隨著人民幣升值而變差,使得企業面臨匯率波動風險。另一方面進口企業受益,人民幣升值意味著購買用于支付的外幣時,匯率逐漸向有利的方向發展,使得進口商品的成本降低,進口企業可能因此受益。
“對于有外幣債務的企業,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償還外債時的購匯成本降低,企業能夠減少財務支出,降低整體負債成本。同時,企業的對外投資成本下降,這有助于提升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并購與投資能力。”上述首都銀行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從企業的結售匯來看,9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24年8月銀行結售匯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值,2024年8月,銀行結匯1902億美元,售匯1914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1834.03億美元,銀行代客售匯1824.94億美元。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8月數據更能體現市場情緒的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大幅改善。其中,代客結匯1834億美元,結匯率為62.2%,連續兩個月小幅上行;代客售匯1824.9億美元,8月代客結售匯順差9.1億美元,結束了此前連續13個月的逆差局面,當月售匯率也降至65.9%,較上月大幅下行9.3個百分點,是當月出現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的主要原因。這代表外匯市場情緒大幅改善,人民幣貶值預期顯著降溫。”
“一般而言,人民幣匯率波動上行時,升值預期進一步強化,企業和居民的結匯將增加,結售匯順差也將擴大;反之,人民幣匯率波動下行時,貶值壓力加大,企業和居民對外幣的需求增強,結匯將明顯減少,結售匯順差也將回落。”邵科告訴記者。
“實際上,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劇烈,導致企業在結售匯行為上更加謹慎。”杭州幻視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外匯服務團隊(以下簡稱“幻視公司外匯團隊”)指出,一方面許多出口企業減少了結匯行為,等待匯率更加有利時再進行操作,從而降低潛在的損失;另一方面進口企業更加積極地尋求外匯對沖工具,以鎖定成本和減少因匯率波動帶來的額外支出。這意味著銀行的匯率風險管理壓力增加,銀行需要更加靈活的匯率風險管理措施,以應對可能的外匯市場波動風險,尤其是在匯率出現劇烈波動時,銀行必須加大對客戶的風險預警和對沖方案建議。
伴隨著人民幣匯率迎來升值空間,企業結匯意愿還將增強。馮琳指出,人民幣連續兩個月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迫使此前觀望、積壓的結匯需求集中釋放,提升結匯率;另一方面市場對于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漸濃,這導致一部分購匯需求延后,降低售匯率。在美聯儲大幅降息后,短期內人民幣有望保持強勢狀態,結匯需求還有釋放空間,而這又會對人民幣匯價形成向上推動力。
企業與銀行互相配合
當前,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雙向波動成為常態,企業在日常進出口貿易、外幣債務、對外投資、工程項目等方面均面臨一定的匯率風險。
9月11日,中船防務(600685.SH)董秘答復投資者表示:“人民幣匯率波動起伏較大,對手持外幣和應收款項造成一定波動。為規避外匯風險,防范和降低財務風險,本集團持續加強匯率走勢分析,制定匯率風險防范方案,以生產經營為基礎,以套期保值、風險防范為目的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采用遠期合約等外匯衍生產品,對沖進出口合同預期收付匯及手持外幣資金的匯率波動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匯率波動本身不是風險,波動是市場參與者集體行為的映射,市場也會產生與本身有關的信息。”幻視公司外匯團隊告訴記者,雙向常態化波動對做好準備的企業來說,提供了更多增強企業利潤的機會。“波動無時不在,常態化的雙向波動給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賺取利潤或者控制風險。傳統意義上鎖匯已無法有效應對變化的市場,可以運用策略思維及金融衍生品以期達到‘非對稱性’的收益風險比。”
那么,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企業該如何應對?“在實際業務中,由于回款周期的不確定性,不少企業會根據預估賬期區間和市場行情擇機、分批建倉,構建多點位多期限的倉位布局。根據企業全年進出口量,制定金融衍生工具倉位比例,并根據市場預期和訂單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一方面可靈活應對收付匯量的不確定;另一方面開展即期交易,和金融衍生工具形成對沖。”幻視公司外匯團隊指出。
上海經邑產業數智研究院副院長沈佳慶告訴記者,尤其是出海的企業,管理好匯率風險是其必選項。企業可與合作的銀行達成共識,共同管理匯率風險,如通過遠期鎖匯產品,在合同簽訂時就將匯率風險鎖定;還可以采取出口訂單和應收賬款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品種包括但不限于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外匯期權等,進行一定的風險對沖;企業還可選擇通過境內外市場結算分離,形成內外兩套循環體系的方式,隔離匯率波動風險。
上述首都銀行相關負責人建議,企業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匯率風險管理機制,如使用套期保值工具(遠期結售匯、期權、掉期等),堅持“匯率風險中性管理理念”來規避匯率風險,平抑因匯率波動帶來的可能損失;通過多元化的結算貨幣組合來降低單一貨幣波動帶來的風險,比如出口企業有外幣收入的情況下,可借入外幣債務實現自然避險;及時跟蹤和預測匯率走勢,并及時與合作銀行溝通交流外匯市場觀點,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外匯交易策略,確保外匯敞口處于可控范圍內。
記者注意到,監管部門也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健全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9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上建設了“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應用場景,并在10個省市開始試點。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應用場景以優化企業外匯匯率風險管理為目標,在企業授權的情況下,為銀行提供企業收付匯、結售匯、平臺上歷史衍生品簽約信息及履約情況,助力銀行在對衍生品業務的審核中,合理評估業務規模,防控業務風險,同時便利企業合理制定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方案,降低匯率風險。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