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停產!鋰礦股、鋰電池攜手狂飆,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漲停!智能電動車ETF(516380)逆市勁漲2.43%
今日,鋰礦股、鋰電池等新能源賽道漲勢如虹,較多布局汽車智能化龍頭標的的智能電車指數超8成個股收漲,21只個股漲超3%,其中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漲停,天賜材料盤中觸板,收盤漲超9%,德方納米漲逾10%,中礦資源、永興材料、盛新鋰能等個股大幅跟漲。權重股方面,億緯鋰能漲超4%,比亞迪漲逾3%,寧德時代、長城汽車、三花智控漲超2%。
圖:智能電車指數漲幅前10大成份股
熱門ETF方面,被動跟蹤智能電車指數的智能電動車ETF(516380)早盤奮力上沖,場內價格最高上探2.78%,后全天維持高位,收盤勁漲2.43%,一舉收復5日、10日均線。
資金面上,比亞迪、寧德時代、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分別獲主力資金凈流入9.56億元、7.61億元、6.28億元、6.18億元,躋身A股吸金榜TOP5!
數據顯示,比亞迪、寧德時代、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均是智能電動車ETF(516380)標的指數(智能電車指數)成份股,截至9月11日,權重占比分別是15.85%、15.44%、1.36%、1.55%。
圖:A股吸金榜TOP5
圖:智能電車指數前十大重倉股
鋰電池、鋰礦股今日緣何走強?或由于以下三方面因素催化:
1、比亞迪高管、核心人員增持超3500萬元
9月10日晚,比亞迪公告,公司高管、核心人員等38人合計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計14.2萬股,增持金額合計3545.36萬元。
對于此次增持目的,比亞迪表示,是基于對國家“雙碳”目標下新能源行業前景和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以及對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價值的持續看好。
2、傳聞停產,鋰礦暴漲
網傳寧德鋰選礦廠將停產,據估算其三個冶煉廠月產量為5-6kt LCE。目前了解寧德選礦確定暫停一條線,未接到明確通知要全部停產。寧德的枧下窩礦區原礦平均品位0.27%,需要300噸原礦生產一噸碳酸鋰,根據市場對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區生產成本測算,寧德時代該礦的現金成本約在10萬元/噸附近。
國泰君安表示,長期新能源需求仍維持每年15%-20%同比增長,其中儲能鋰電需求快速增長,對碳酸鋰需求當前起主要承托作用。高成本礦山開始陸續減產,伴隨價格進一步下跌甚至或將停產。下游行業高景氣持續背景下,碳酸鋰價格有望于2026年-2027年迎來上行周期,鋰板塊通常先于商品價格6-9個月啟動上漲。
3、車網互動或站上風口,雙向充放電(V2G)概念熱度飆升
政策面上,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將在全國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擴大雙向充放電(V2G)項目規模,力爭以市場化機制引導車網互動規模化發展。
V2G(Vehicle-to-Grid,車輛到電網)技術是指車輛對電網進行能量雙向傳輸的技術,通過V2G技術電動車可以充當儲能設備,當電網負荷低時,吸納電能,在電網負荷高時釋放電能,賺取差價收益。
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9.2萬輛和11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6%和30%,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8%。
東莞證券指出,進入9月份車市消費傳統旺季來臨,疊加近期以舊換新政策提高了乘用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將促使存量市場的換購需求在年內進一步釋放,后續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建議關注基本面有較強支撐的電池環節、邊際改善的材料環節頭部企業以及電池新技術帶動產業鏈需求增量環節。
看好智能電動車產業長期發展機遇的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智能電動車ETF(516380)。相比當前市場上主要的新能源車指數(如新能源車指數),智能電動車ETF(516380)跟蹤的智能電車指數在聚焦電氣化上游龍頭基礎上,還覆蓋了較多汽車智能化龍頭標的,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攝像頭、汽車電子等板塊核心龍頭。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可以作為高景氣賽道重點關注的成長標的。
數據,圖表來源:Wind、滬深交易所、華寶基金等
風險提示:智能電動車ETF(516380)被動跟蹤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4.12.31,發布于2021.6.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本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為準。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