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息收入結構生變!上市行投資收益成增量新引擎
作者:劉筱攸
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降12.03%,11家正增長,31家負增長。投資凈收益在非利息凈收入中增幅居前。2024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銀行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27.75%,32家正增長,10家負增長。
這兩組數據說明什么?多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下降,不再是推動非息收入大增的營收引擎;穩抓上半年債牛行情,投資收益大增,取代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成為非息收入的新引擎—— 這是多家上市行半年報的顯著共性。
息差下行是銀行業早有準備的共識,只是各家息差下行的陡峭度不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BP。而Wind數據顯示,6月末42家A股上市銀行的平均凈息差為1.64%,較全行業平均息差水平還有10個BP的安全墊,但較上年末下降了0.14個百分點。
在中高收益資產增長乏力的眼下,多元化增加非息收入成了各家銀行夯實營收結構的要務。上半年震蕩延續的“債牛”,讓多家銀行主動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頻率,以此實現投資收益的集體大增。
手續費及傭金普降,代銷尚未回暖
權益市場還在跌宕,多數資管產品尚未業績回暖,很難有銀行上半年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是好看的。
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降12.03%,僅有11家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實現正增長,31家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負增長。
大多數上市行的手續費及傭金降幅在10%—20%區間(不超過20%),而寧波銀行、長沙銀行、上海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五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降逾20%,蘇農銀行、張家港行兩家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降逾40%。
財富管理看招行——“零售之王”招行的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383.28億元,同比下降18.61%,降幅有所收窄。分科目來看,除了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同比微增0.74%,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資產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等都在下降。
招行解釋稱:該行代理保險收入同比降幅超過50%,代理基金收入同比降幅在20%以上,這兩塊業務整體受去年以來的費率下降影響較大。然而,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降幅在收窄,主要是招行在結構和量的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如,量的方面,招行代理保險和代理基金銷售量同比都實現正增長;結構方面,代理保險中的保障型保險以及公募基金中費率相對高的基金銷售量都在增長,這些均一定程度減少了費率下降帶來的影響。
曾經以零售業務轉型迅速而收獲“零售黑馬”之稱的平安銀行,其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 129.97億元,同比下降20.6%。分科目來看,結算手續費收入18.36億元,同比降得不多,只有1%。降幅比較大的是代理及委托手續費收入,為29.02億元,同比下降 40.6%。平安銀行也表示,降得多主要是代理個人保險收入減少較多。
興業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58.17億元,下降至127.45億元,同比下降19.42% 。細分來看,支付結算、銀行卡、代理業務、咨詢顧問、信托、租賃產生的手續費收入均同比減少,擔保承諾、交易業務、托管業務產生的手續費收入均有所增加。
興業銀行關于手續費凈收入下降原因的說法頗具代表性,其高管在半年度業績發布會表示:“在今年減費讓利的大趨勢下,各家上市股份行手續費凈收入的降幅都在10%—20%之間,我們的表現和同業基本相當。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波動,理財老產品底層資產估值下降,影響了我行手續費收入的確認。若剔除該因素影響,我們手續費凈收入同比下降12%左右,在上市股份行中處于中游偏好的水平”。
債牛驅動投資收益大增,農商行陣營尤其猛
“債券投資收益增加”—— 多家上市行半年報都有這句表述。投資收益增加,成了推動整體其他凈收入(投資收益科目屬于其他凈收入項下)增加的重要驅動力。
據Wind數據,2024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銀行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27.75%,32家正增長,10家負增長。
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備受關注的中小銀行持債熱點,確實在半年報里投資收益科目中的表現,可以得到印證——基于上半年市場行情變化、資產荒、投資受限等因素影響,一些中小銀行明顯增加了主動債市操作頻率。
據wind數據,分類型看,國有大行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10.54%,股份制銀行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39.76%,城商行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31.2%,農商行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最高,增幅達89.34%。
部分農商銀行上半年加大了對長債的配置力度,債券投資的交易特征增強,這也是受到市場重點關注的地方。在此呈現較有代表性的幾家農商行半年報:
上海農商行其他非利息凈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匯兌收益、其他業務收入、資產處置收益和其他收益。報告期內,該行實現其他非利息凈收入24.91億元,同比增長29.41%。其中:投資收益增加主要是因為加強市場研判,主動把握交易機會,優化資產配置結構,經營效益有所提升。
常熟銀行的投資收益由4.68億元上升95.96%至9.17億元。除了處置交易性金融負債沒有取得收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債權投資、處置衍生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資收益均錄得不同程度增加。
蘇農銀行非利息凈收入由5.55億元上升至8.43億元,同比增長51.97%。投資收益由3.26億元上升115.92%至7.04億元。除了衍生工具,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債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獲得的投資收益均為正。
張家港行投資收益由2.46億元上升176.34%至6.8億元,該行稱原因系本期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債權投資取得的收益增加。
渝農商行投資收益由去年上半年的10.73億元大增159.69%至今年上半年的27.86億元。渝農商行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利率波動中把握交易機會,增厚收益。
綜上,幾家標桿農商行們確實在上半年的債市淘金中收益頗豐。此外,平安銀行在業績發布會上關于投資收益大增的歸因,也頗具代表性:
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投資收益由去年的72.87億元,上升68%至122.39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由10.15億元劇增138.8%至24.24億元。
平安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項有志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該行上半年債券交易量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5%,同比上升了0.6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