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大并購,復牌!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國信+萬和”收購進程邁出關鍵一步。
9月4日晚間,國信證券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A股股份方式向深圳資本、鯤鵬投資、深業集團、深創投、遠致富海十號、成都交子、海口金控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萬和證券96.08%的股份。截至公告簽署日,與本次交易相關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標的資產評估結果及交易作價尚未確定。交易完成后,萬和證券將成為國信證券控股子公司,公司將充分利用雙方資源,拓展業務布局,促進公司國際業務及創新業務的發展。公司股票將于2024年9月5日(星期四)開市起復牌。
國信證券向上證報記者表示,在并購萬和證券后,公司可充分利用當地的政策優勢及雙方現有業務資源,將其作為公司開展跨境業務、離岸業務的重要平臺,大力發展跨境資產管理等國際業務及創新業務。
交易對方為7家
包括深圳資本與鯤鵬投資等
9月4日晚,國信證券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A股股份方式向深圳資本、鯤鵬投資、深業集團、深創投、遠致富海十號、成都交子、海口金控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萬和證券96.08%的股份。其中,交易標的包括深圳資本持有的萬和證券53.09%股份、鯤鵬投資持有的萬和證券24%股份等。
據悉,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股票種類為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為1.00元,上市地點為深交所。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8.60元/股,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80%,且不低于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即2023年12月31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8.37元,符合《重組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
此前,8月21日晚,國信證券發布公告,公司正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萬和證券資產事項。因該事項尚存不確定性,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股票自8月22日開市起停牌。彼時,國信證券稱,公司與深圳資本運營集團簽署了《意向性合作協議》,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萬和證券總股本53.09%的股份。深圳資本運營集團是萬和證券的控股股東。
萬和證券將成為國信證券開展跨境業務、離岸業務的重要平臺
“國信+萬和”并購重組意味著地方國資系內部券商牌照開啟整合,該趨勢還在持續。這與前期“國聯+民生”“浙商+國都”的地方國資發起跨區域外延收購券商牌照不同。業內人士認為,小型券商被當地龍頭券商收購有望提升證券業集中度,雙方并購重組能夠發揮深圳國資品牌優勢,探索增長新引擎。
通過這次整合,國信證券有望帶來一定程度的資產增值。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國內117家券商中,國信證券和萬和證券總資產規模分別為4629.6億元、131.62億元,分別列第12位、第85位,合并后達4761.22億元,有望躋身前十序列。
從行業整體看,國信證券在財富管理、自營、資產管理等方面仍有競爭優勢,雙方整合后如何實現1+1>2,是業內關注的重點。
記者獲悉,對于本次交易,國信證券對于業務整合、萬和定位、人員安排、收購資金等各有安排。
在業務整合上,國信證券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國信證券將憑借在管理能力、市場聲譽、經營業務等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在證券研究、產品開發、信息技術及風險控制等方面的經驗,結合萬和證券注冊在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對萬和證券的資產管理、自營投資、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等業務條線進行專業化整合,將萬和證券打造成海南自貿港在跨境資產管理等特定業務領域具備行業領先地位的區域特色投行。
萬和證券能為國信證券開拓哪些增量?
在萬和定位上,國信證券表示,萬和證券地處海南,海南自貿港是國家在海南島全島設立的自由貿易港,自貿港具有推動金融改革創新、金融業開放政策率先落實等一系列的制度優勢。國信證券在并購萬和證券后,可充分利用當地的政策優勢及雙方現有業務資源,將其作為公司開展跨境業務、離岸業務的重要平臺,大力發展跨境資產管理等國際業務及創新業務。本次交易完成后,國信證券的收入、凈資產規模均有所提升,有利于公司提升綜合實力,做優做強。
在人員安排上,國信證券將結合資產與業務整合情況,根據“人隨資產走、人隨業務走”的原則,在與員工充分溝通、尊重員工意愿的基礎上,對萬和證券各業務線條員工的所在機構、崗位進行調整,完成與業務調整配套的組織機構調整及人員調整。
在資金安排上,參照監管要求,國信證券將對萬和證券的財務預決算、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納入上市公司管理,對萬和證券的會計核算體系、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進行管理和優化,提升其財務核算及管理能力。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末,萬和證券擁有27家分公司、25家營業部;資產總額為131.62億元,總負債為77.15億元。從盈利能力來看,2023年,萬和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99億元,同比增長175.54%;實現歸母凈利潤5874.94萬元,與上一年度相比扭虧為盈。
今年以來券業并購案例已有6起
目前,國內券商眾多,但部分公司競爭力不強,嚴重依賴牌照提供通道服務。在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下,今年以來,證券業的并購重組案例逐步增多。
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出臺《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在政策紅利推動下,2024年上市券商的重量級并購重組活動顯著提速。
加上最新的“國信+萬和”,今年證券業并購案例已有6起,此前行業關注度較高的包括“國聯+民生”“浙商+國都”“西部+國融”“平安+方正”“太平洋+華創”。
申萬宏源研究非銀首席分析師羅鉆輝在研報中表示,當前證券行業并購重組內外部環境已基本具備。并購整合需要以公司整體戰略為導向,尋找互補性強的標的。當下券商并購重組四大思路是,解決同業競爭、助推區域特色券商做大做強、國資整合民營券商,以及同一實際控制人旗下券商整合。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表示,面臨馬太(金麒麟分析師)效應顯著的行業格局,有一定資本實力的中小券商可能傾向于通過重組整合來應對競爭壓力、開拓生存空間。在政策助推以及市場環境的倒逼下,預計未來證券業并購重組的案例仍會持續涌現。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