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再狂飆 機構預警黃金掛鉤資產風險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道
近日,美國勞工部發布美國7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后,其低于市場預期的結果進一步增強了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在此背景下,黃金價格再度開啟“狂飆”模式,連續多個交易日穩居2500美元/盎司關口,再創歷史新高。
隨著金價屢創新高,黃金掛鉤的理財、基金、期貨等金融產品吸金能力大幅提升,越來越受投資者青睞。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加快相關產品布局,黃金主題的理財產品上線提速,黃金主題ETF年內合計資金流入規模也已突破18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來看黃金價格仍有支撐,配置空間仍在。但處于高位的金價短期波動風險加劇,與黃金掛鉤的產品凈值也會受到波動影響。從穩健投資角度出發,投資者須更加審慎,重視多元化投資組合,分散市場波動風險。
金價穩居高位
8月中旬以來,國際黃金價格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突破2500美元關口后居高不下。截至8月22日,國際現貨黃金開盤2512.12美元/盎司,其間更高達2514.67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
東吳證券研報數據顯示,8月12日—8月16日海外方面現貨黃金續創歷史新高,年內累計上漲達21%。
國內實物黃金整體價格也在波動上調。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顯示,Au99.99開盤價從8月6日的550元/克上漲至8月22日574元/克。
而從投資者需求來看,隨著金價的持續攀升,國內投資者對實物黃金的配置意愿大幅減弱。不少實物黃金投資者認為,今年以來金價一漲再漲,目前到了高位水平,已經不是購買實物黃金的好時機。
世界黃金協會近日發布的《7月中國黃金市場》報告顯示,7月從上海黃金交易所(SGE)提取了89噸黃金,同比下跌26噸,為2020年以來最弱的7月;金飾消費和實物投資持續疲軟,令黃金批發需求承壓。
相比實物黃金,“黃金+”金融資產配置越來越受個人投資者青睞。廣州市的邵先生表示:“長遠來看黃金價格還有上漲空間,但現在價位已經太高了,相比實物黃金,掛鉤黃金資產的理財、基金、期貨等產品更適合現階段的組合配置。”
在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看來,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黃金及其掛鉤的相關資產較上半年表現出更加突出的避險特征。市場對黃金ETF、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以及結構性存款等資產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提供固定收益并與黃金掛鉤的產品,因其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而受到廣泛關注。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經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最近配置了黃金資產的“固收+”產品因其凈值波動低、收益相對偏高,從而備受客戶歡迎,客戶配置意愿有明顯提升。尤其在存款利率下行的環境下,股市債市寬幅震蕩,很多穩健型理財產品出現“浮虧”,而配置黃金資產的產品整體收益表現就顯得更為突出。
Wind數據顯示,28只含“黃金”字樣的主題理財產品單位凈值均超過1元,部分產品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甚至超過1%。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陳靂表示,由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它們以“固收+黃金”的策略進行配置,其中黃金的比例一般不會太高,但足以應對市場的短期波動,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光大銀行(601818.SH)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指出,近期黃金價格處于歷史高位,黃金價格波動加劇,潛在波動風險加大。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低,市場流動性好,由于資產組合與專業團隊管理,風險相對于投資黃金本身要低一些。
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布局掛鉤黃金資產的理財產品。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4年以來成立了52只“黃金”主題型理財產品,主要為中低風險等級的“固收+”或固收類產品。其中,僅7月至今新成立的產品就有24只。
陳靂指出,金融機構在黃金掛鉤的相關產品布局上較為積極,這些產品大多數為結構性理財產品。今年以來,由于金價不斷突破新高,此類產品規模增速較往年更快。金融機構通過這些產品滿足投資者對于風險規避的需求,同時也豐富了產品類型,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陳靂進一步強調,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投資者尋求穩健的投資渠道,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因其風險相對較低,同時具備一定的收益潛力,成為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新選擇。投資者越來越傾向于將一定比例的黃金加入到投資組合中,以加強組合的抗風險能力并提高風險調整后收益。
警惕高位波動風險
投資者對黃金ETF配置興趣持續上漲。截至8月20日,黃金ETF、上海金ETF等品類年內漲幅超過18%,“吸引”能力大幅提升。
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認為,由于黃金具有較好的避險功能,尤其是在經濟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黃金及其掛鉤的相關資產視為資產配置的重點。其中,黃金ETF、黃金基金等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8月12日報告的最新數據, 2024年到目前為止,中國黃金ETF的資金流入量已達180億元(約合25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其總資產管理規模飆升80%至530億元(約合73億美元),持有量增長52%至94噸,均創歷史新高。
世界黃金協會在對中國黃金市場展望分析時認為,在當地資產疲軟的情況下,黃金ETF需求可能會持續,但金條和金幣投資者可能會繼續采取“觀望”態度,直到金價出現更明顯的上升趨勢。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表示,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都在尋求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風險管理。他們傾向于將黃金納入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以減輕股市波動的影響。此外,通過購買相關金融產品間接持有黃金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流行。
曹轍也強調,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投資者更加注重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而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時,隨著市場對黃金掛鉤產品的認可度提高,投資者也開始注重收益和風險之間的平衡。
盡管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具有較高的吸引力,但投資者在配置黃金相關金融產品時也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安光勇表示,首先,在全球市場情緒變化和貨幣政策調整時,黃金價格可能出現劇烈波動。其次,地緣政治風險也可能對黃金市場產生難以預測的影響。此外,黃金相關產品的流動性風險不可忽視,尤其是在市場出現極端波動的情況下,部分產品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周茂華也強調,從目前復雜國際政經環境看,黃金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基于歐美通脹前景,實際利率仍都可能對黃金價格構成一定逆風。
“目前黃金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影響黃金走勢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對投資者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從穩健投資角度,應更傾向于多元化投資組合,審慎投資,重視短期市場波動風險。”周茂華認為。
陳靂也表示,在黃金相關金融產品的配置方面,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主要包括黃金價格的波動性以及市場對未來利率變化的預期。雖然黃金通常在低利率環境下表現良好,但價格波動可能會影響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此外,如果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發生變化,也可能對黃金價格產生影響。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配置,同時關注市場動態,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也指出,投資者需要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還需要選擇信譽良好的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以保障資金安全。
不過,長期來看,黃金相關資產配置依然是穩定收益組合的優選策略。國新證券在研報中分析指出,從中長期看,考慮到黃金的特殊資產屬性、抗通脹和對沖風險的作用,以及大類資產配置中與其他資產類別的低相關性,隨著降息時點的逐漸趨近,黃金的配置價值持續凸顯。
盈米基金資深投顧熊思遠也表示,2024年以及更長一段時間,黃金會是下一輪資產周期中有重要價值的資產類別。國際金融市場對黃金的需求,有望延續2023年的邏輯,并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從投資組合配置資產的角度來說,黃金和其他資產的波動具備負相關性,如果把黃金放入我們的資產組合,黃金和其他資產的負相關性有助于降低組合的整體波動,為投資組合提供更高的性價比。”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也強調,黃金短期隨時有反復,但中長期驅動因素仍利好,堅持戰略性配置思路。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