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券商強薦,股價一年下跌達67%,恒生電子的苦惱
來源:券業行家
累計下跌七成
今日盤中(2024年8月12日),恒生電子低開低走,收報16.73元/股,較上周五下跌1.41%。
回想2023年4月,恒生電子股價一度超過58元/股;短短一年多時間,股價下跌超過67%。
研報競相看漲
查找近期關于恒生電子的研報,行家發現,諸多券商對于恒生電子的看法頗為“默契”:全部建議“買入”亦或“增持”。
對于恒生電子的經營狀況,分析師普遍認為其短期業績承壓,但收入穩定符合預期,需求端業務未來可期。
的確,目前AI概念如火如荼,金融大模型算法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尤其是近期刷屏的新聞:恒生電子與麒麟軟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推動國產軟件的生態建設……
如此多的利好消息,似乎也驗證了各券商對恒生電子前景的看好。遺憾的是,股市似乎對此并不買賬。
利潤驟降九成
剛進入下半年,恒生電子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稱,上半年度歸母凈利潤約為0.35億元,同比減少約4.11億元,減少比例約為92.07%。扣非歸母凈利潤約為1.41億元,同比減少約為46.76%。
有趣的是,恒生電子的半年度營收出現小幅增長的同時,營業成本也穩中有降。
恒生電子對利潤驟降做出的解釋是:贏時勝的公允價值降低導致公允價值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公司投資的聯營企業的利潤和分紅同比減少。公司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損失同比增加及 *** 補助同比減少。
其實,恒生電子2024年一季度的數據更加駭人:歸母凈利潤竟出現了虧損,同比下降116.28%;扣非歸母凈利潤也同比減少70%以上,僅為0.21億元。恒生電子對此的解釋則同樣主要是因贏時勝公允價值降低與聯營企業利潤與分紅減少。
幾乎是同一時間,各券商對恒生電子看漲的研報也陸續出爐,這是否有不為人知的玄機?
兩度受讓贏時勝股份
那么,贏時勝是什么公司?為何公允價值下降如此之大?行家繼續挖掘。
同樣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業務,深圳市贏時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贏時勝),可以說是恒生電子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
2021年2月,基于財務性投資的目的,恒生電子持有贏時勝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為7.97%。雖然入股初期贏時勝股價出現過一波大漲。但目前,贏時勝的股價已低于恒生電子上一輪的 *** 價格。
7月22日,恒大電子發布公告稱,基于對贏時勝投資價值和管理團隊的認可,以長期投資為目的再次受讓贏時勝5%股份,價款合計約1.8億元。
贏時勝股價跌破上一輪 *** 價格,半年度歸母凈利潤僅為0.35億元的現況,恒生電子仍以大額資金受讓股份。如此“抄底”行為,可不太算做財務性投資了。不知恒生電子是對“沉默成本”的不能割舍,還是有其他的想法?
聯營企業“扯后腿”
恒生電子作為金融軟件行業的頭部企業,對其行業的深耕不可謂不用心。
截至2023年,恒生電子目前有36家聯營企業,投資總規模超15億元。在諸多聯營企業中,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螞蟻基金)在恒生電子的聯營企業中投資規模更大,投資金額4.78億元。
2023年末,螞蟻基金歸屬于恒生電子的投資收益為8,755.98萬元,而總體合計投資收益卻為6875萬元。這似乎意味著,其余35家聯營企業整體投資收益是負數!
目前,恒生電子暫未披露半年度聯營企業利潤及分紅。但從業績預告來看,歸母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近五成的原因歸咎于聯營企業利潤和分紅的減少。
管中窺豹,是否也預示著恒生電子諸多聯營企業的效益已大不如前?面對現實,恒大電子是否應該精兵減負了?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