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良:我想看看中國名酒們的新成就
把價格控制到恰到好處,讓消費者買得起、
企業有利潤、經銷商有錢賺、 *** 有稅收、
員工有工資,有利于整個酒業的發展。
為弘揚中國名優白酒的傳承與創新,給產業發展以引領推動,給市場消費以主流導向,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發起和主辦“回味&品味”酒業傳承與創新榜活動。
這是一次中國名酒的再回味,一場酒業大師、權威專家、前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們對中國名酒的集中鑒評,一場鑒評專家、媒體走進企業的深度調研行,一次持續全年的中國名酒集中巡禮報道,一場年終榜單、鑒評結果、宣言發布,一份年度酒業傳承與創新報告發布,一場年終中國名酒成就集中展示。
出品丨云酒頭條
*本文主要內容根據采訪整理
近日,“回味&品味”酒業傳承與創新榜活動組委會秘書處成員、云酒傳媒聯席總裁許坤一行拜會了酒業大師、第四、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回味&品味”鑒評委員會主席季克良。
談及中國名酒們的表現,季克良表示,曾經到過所有中國名酒企業,如今也想看看中國名酒們取得的新成就,與歷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們再聚首。在他看來,通過這一活動,要幫助有困難的企業,推廣做得好的企業。
作為行業泰斗,季克良也是歷屆名酒評酒會的評委,一直關心名酒企業發展,在很多場合都表達過對名酒發展的看法。
白酒是一個以文化為核心價值的傳統特色產業,在繁榮地方經濟、擴大社會就業、帶動農民增收以及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季克良表示,名酒企業在行業發展中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我們要正確認識和塑造名酒企業應有的社會價值。
談及名酒引領的釀酒工藝,季克良表示,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分布于全國各地的傳統釀酒業因自然條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釀酒原料、不同發酵容器、不同粉碎程度、不同發酵時間、不同區域差異,最終發展成為以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等12種香型為代表的釀酒技藝流派、各種香型百花齊放的豐富釀造體系,這都是各個地方的釀造工匠在世代傳承中與自然互動的結果,具有農耕文明的共性和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需要通過更系統、更科學、更規范的方式代代傳承下去。
當前,在酒業結構性調整和消費升級推動下,釀酒行業也在進行產業升級,各酒企要做好三方面的準備,尤其是名酒企業的引領責無旁貸。
一要強化產品創新,消費群體對于產品本身體量的要求在不斷提升。白酒行業要改變慣性強化創新,依托科技進步和全面質量管理,以酒體創新、工藝創新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需求。
二要有強大的數字化新動力,從工具上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力。傳統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在新時期要獲得高速和高質量的發展,必須有強大的數字化新動力,可以實現整個企業行為的可視化,企業決策的數字化和精準化,讓經營管理更加科學。
三要強化生態環境建設。“綠色”造就了白酒的高品質,是白酒品質的根與魂。某種意義上來說,做實體就是做生態。酒業同仁應自覺搞好綠色發展,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核心競爭力,爭取發展得更快、更好、更健康。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白酒正在進入品牌、品類、市場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競爭新階段,對酒類消費市場的研究和爭奪也在不斷升級。對此,季克良提出兩點建議。
高度重視消費者,這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消費者是酒企能否生存、能否發展、能否做大做好做強做久的決定性因素,是酒企生存、發展的主力軍。因此不要小看消費者、不要忽略消費者、不要欺騙消費者。我們對消費者要有敬畏之心,既要提供高品質的產品,也要提供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產品。
注重性價比,這是名酒的擔當。價格是一個戰略問題,而不是戰術問題。各名酒企業、各香型的龍頭酒企及各省規上酒企應認真研究提高產品性價比,在做優質量的前提下,要平衡好價格問題,給市場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這樣才能對得起消費者。
在季克良看來,把價格控制到恰到好處,消費者買得起、企業有利潤、經銷商有錢賺、 *** 有稅收、員工有工資,有利于整個酒業的發展。“在過去十幾年當中,有些企業因為提價到了不適合的位置,使得本來好好的企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價格非常重要,能不能駕馭市場,讓消費者認可,就看定價定得恰當不恰當。”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