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7月份商品豬銷售均價創年內新高 生豬業務持續向好
在宣布豬價同比上漲、養殖成本穩步下降等因素帶動公司第二季度預計盈利7.5億元后,新希望的生豬養殖業務進一步向好。8月7日,公司披露了7月份生豬銷售情況簡報,其商品豬價格在7月份增長至18.8元/公斤,創下年內新高,該數值環比增長4.04%,同比增長33.43%,新希望表示,商品豬銷售均價同比變化較大是因為前期生豬產能持續去化,造成行業供給有所減少。數據還顯示,公司7月份實現的生豬銷量為126.2萬頭,生豬銷售收入為23.91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20.59億元的成績實現增長。
自2024年以來,新希望的商品豬銷售均價自底部崛起,呈現逐月上漲態勢,而生豬出欄節奏有所放緩,截至7月底,公司年內累計實現生豬銷量995.05萬頭,生豬銷售收入累計達到154.39億元。新希望在不久前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4年全年計劃出欄生豬1500萬頭左右,公司在運營場線出欄肥豬完全成本已降至14.7元/公斤,按此趨勢,今年底可降至14.2元/公斤以下。
從行業來看,牧原股份、溫氏股份、金新農(維權)、大北農近期披露的數據也顯示,他們7月份實現的商品豬(或毛豬)銷售價格、銷售收入同比、環比均實現增長。從接下來的趨勢看,豬價或保持相對強勢走勢,助力豬企盈利修復與改善。
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李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對8月份至12月份生豬供需比數據的推測,在二次育肥集中補欄和分散出欄的模式下,以及考慮養殖端合理增重,在排除極端天氣和豬病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下,預計8月份至12月份,生豬價格將呈現“M”走勢,目前來看,月均值最高點或出現在8月份,次高點為10月份。
在行業回暖的背景下,新希望計劃推動生豬養殖業務升級發展。公司在8月初披露了《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等多條公告,擬募資不超過38億元,用于“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及數智化升級項目”及償還銀行債務,其中,“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及數智化升級項目”擬投入的募集資金為27億元。
新希望表示,生豬產業向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規模化養殖發展是行業必然趨勢,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對生豬養殖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長期正向的積極影響,上述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司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和數智化水平,降低動物疫病對經營的影響,進一步提升公司生豬養殖效率及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升公司養殖業務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以來,生豬產業的數智化相關建設受到政策的鼓勵,也受到行業公司的關注。除了新希望以外,包括巨星農牧在內的上市公司也曾推出涉及生豬養殖產業鏈數字智能化建設項目的定增計劃。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數智化升級在生豬養殖領域的作用和意義在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和提高產品質量。“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智能化設備,企業可以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測、優化和調整,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減少資源浪費和成本支出。此外,數智化升級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市場預測和決策支持,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他說道。
新希望表示,數智化工作將在生豬養殖的各個方面都全面鋪開,從最上游的育種,到中游的父母代豬配懷繁育,再到下游的育肥環節,以及防疫、營養配方、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數字化應用。后續從數據質量、智能識別、智能決策等方面“也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