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軍人傷殘標準_部隊傷殘標準要符合幾條
本文目錄一覽:
1. 一級傷殘
一級傷殘相當于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識消失;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社會交往完全喪失。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一級殘疾等級殘疾,因戰因公致殘的,享受軍人撫恤金,由縣級人民 *** 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規定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并享受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撫恤金、優待。一級因戰致殘,享受的退役軍人撫恤金在原來基礎上加算10個月;因公致殘,加算8個月;持續兩年時間仍有累計,每個月增發6元殘疾津貼。對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軍人的撫恤金及福利待遇,不得低于當地“英雄、模范和先進人物”享受撫恤金的更高標準。此外,一級殘疾等級的軍人退役時,將由軍隊后勤部退役軍人安置辦公室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等單位工作。如果本人選擇自謀職業,將由地方 *** 發放一次性安置費。
2. 二級傷殘
二級傷殘相當于日常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意識消失;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社會交往極度困難。二級殘疾等級的軍人退役后,由部隊后勤部退役軍人安置辦公室負責安排到地方基層專武干部崗位工作,或者由地方 *** 負責安排到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等單位工作。二級殘疾等級的軍人退役后也可以選擇自主就業,由地方 *** 發放一次性安置費。
3. 三級傷殘
三級傷殘相當于日常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意識消失或遲鈍;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白天活動;社會交往困難。三級殘疾等級的軍人退役后,如果本人選擇自主就業,將由地方 *** 發放一次性安置費。在醫療、工傷、退役后的保障方面與一級和二級殘疾等級的軍人并無明顯差別。
4. 四級傷殘
四級傷殘相當于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困難。四級殘疾等級的軍人退役后,將由地方 *** 負責提供必要的醫療救助和失業救濟。此外,他們還可以在 *** 安排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或者選擇自主就業并領取一定的退役金。在傷殘評定標準方面,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四級以上殘疾等級的軍人可以被評定為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他們的殘疾情況將被記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中,作為他們享受國家和社會優待的重要依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更具體的信息,請咨詢相關專業部門。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