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30,回顧與展望,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中國新聞事業,發展足跡與未來藍圖
我國新聞事業經歷了從手抄報到電子媒體的演變,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新聞事業將繼續秉持社會責任,創新傳播方式,拓展國際視野,助力國家發展。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新聞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程,我國新聞事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推動國家發展、傳播正能量、服務人民群眾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文將回顧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歷程,并對未來進行展望。
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78年)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新聞事業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團結人民群眾為主要任務,這一時期,新聞事業取得了以下成就:
(1)建立了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中央級新聞媒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聞傳播體系。
(2)創辦了《參考消息》、《紅旗》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報刊。
(3)新聞事業開始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傳播正能量。
改革開放時期(1978-2012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聞事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這一時期,新聞事業取得了以下成就:
(1)新聞媒體改革深入推進,逐步實現了政企分開、管辦分離。
(2)新聞傳播手段不斷創新,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形式并存。
(3)新聞輿論監督力度加大,輿論引導能力不斷提升。
新時代(2012年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聞事業進入新時代,這一時期,新聞事業取得了以下成就:
(1)新聞輿論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媒體融合發展加速,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形成全媒體傳播格局。
(3)新聞輿論引導能力顯著增強,為推動國家發展、維護國家安全、服務人民群眾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特點
-
政治性:我國新聞事業始終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
人民性:我國新聞事業始終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傳播正能量,服務人民群眾。
-
創新性:我國新聞事業在傳播手段、輿論引導等方面不斷創新,不斷提升傳播效果。
-
國際性:我國新聞事業積極參與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家形象。
我國新聞事業未來展望
-
深化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
-
提升新聞輿論引導能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家形象。
-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傳播正能量,服務人民群眾。
-
推動新聞人才培養,為新聞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國新聞事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推動我國新聞事業繁榮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